从珐琅彩展区出来,沈南枝根据指示牌找到了“文创区”。
文创区里人不算多,暖黄的灯光打在货架上,沈南枝选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冰箱贴和其他文创产品结账带走。
拎着文创袋,她打车来到了酒店。办理好入住后,她回到房间把东西都收进空间,给手机充了一会儿电,就出了门。
沈南枝打车来到了正定隆兴寺,入眼是一座红墙绿瓦的建筑,门口的石狮子威风凛凛,像是千年时光的守护者。
跟着指示牌走进寺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摩尼殿,北宋始建的建筑形制奇特,殿内的梁架结构古朴而精巧,彩绘虽有褪色,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绚丽。
殿中的倒坐观音,不愧是被鲁迅誉为的“东方美神”。观音姿态优雅,衣袂飘飘,眼神像是能看透人心一样。
沈南枝静静凝视,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工匠为此注入的灵魂。
龙泉古镇
绕过摩尼殿,沈南枝沿着青石板路来到转轮藏阁。
这座北宋木构建筑内,八角形的转轮藏如同一座缩小的佛塔,历经近千年岁月,木质经架仍能灵活转动。
穿过戒坛,大悲阁巍峨矗立在她的眼前。三层飞檐挑出天际,阁内有一个20多米的千手千眼观音铜像。
沈南枝仰头望去,观音像的鎏金面庞慈悲安详,四十二臂各执法器,在昏暗的阁内投下庄严肃穆的光影。
“这是千手观音像吧?这个角度看真的很震撼诶。”
【宿主~需要帮你拍张合照嘛!】
沈南枝摇摇头,“不用啦,小灵,有些震撼,留在记忆里就够了。”
龙藏寺碑静静立在一旁,“楷书之祖,隋碑第一”,碑上的字迹虽有些斑驳,但笔画间的劲道仍在,沈南枝细细辨认上面的文字,浅略快速的读了一遍。
寺内的壁画也让她挪不开步,色彩虽已黯淡,可佛像、人物的形态依旧生动。
出了隆兴寺,她打车来到了广惠寺。
一下车,广惠寺华塔便闯入眼帘,那独特造型瞬间抓住她的目光。蓝天白云作衬,华塔如巨型花束,主塔与四座小塔相依,像是从岁月深处绽放的花朵。
走近塔身,底层门楣的砖雕斗拱清晰如昨,历经千年风雨,棱线依旧刚硬。
沈南枝绕着塔慢慢走,四斜面的六角小塔,檐角轻翘,似要振翅而飞。
“这就是‘海内孤例’的华塔呀,梁思成先生说的造型特异,亲眼见了才懂有多绝!”沈南枝仰着头,眼睛亮晶晶的。
踏入塔内,顺着阶梯往上,二层八角形塔身,直棂木门与花棱盲窗交错,古拙又别致。
到了三层,转角处八位力士雕像气势逼人,肌肉隆起的纹理都清晰可辨,仿佛真在卖力托举上方的“花束”。
登上四层,那布满高浮雕的圆锥形塔身,小塔、力士、狮象、佛像挤挤挨挨,把古代工匠的巧思全刻在了砖石上。
沈南枝转着圈看,嘴里不停嘟囔:“太牛了太牛了!”
从广惠寺出来,夕阳把塔身染成暖金色。沈南枝沿着街边溜达,拐进一家卖缸炉烧饼的老店。
刚出炉的烧饼香气直钻鼻腔,她买了一块,咬一口,外皮酥脆、内瓤绵软,混着芝麻香在嘴里散开。
就着店里免费的大麦茶,她边吃边在手机上制定明天的行程安排。
吃完后,沈南枝起身打车前往正定古城墙。
到了城墙下,巍峨的砖石城墙在夜色里静静伫立,墙顶的城楼披着暖黄灯光。
登上城墙,晚风裹挟着护城河的水汽拂面而来。她掏出耳机带上,随便放了一首歌,站在城墙上静静听着。
歌曲放完,她走到了城墙的拐角,一处售卖非遗文创的小摊吸引了她。
沈南枝挑了枚铜质城墙造型书签,“正定”二字篆刻古朴精致,她笑着将书签买下放入包里。
沈南枝缓缓走下城墙,打车回了酒店。
第二天中午,沈南枝伸了个懒腰,慢悠悠起身,简单收拾好行李去退房。办理完退房手续,她打车直奔龙泉古镇。
车窗外,市井烟火渐次后退,没过多久,龙泉古镇的青石板路、古旧建筑已在她的眼前铺展开来。
刚踏入古镇,青瓦飞檐的楼阁错落有致,石板路上坑洼里藏着岁月的痕迹,沈南枝沿着主街向前走去,街边店铺招牌古朴,“八方宾客”“龙凤呈祥”等字样,带着旧时光的温度。
转角她遇见了一处皮影戏小馆,暗红幕布后,艺人手指灵动,驴皮影人在光影里演绎,唱腔里的婉转悲欢,让沈南枝忍不住驻足观看。
沈南枝往前没走多远,飘来阵阵酒香,原来是一个古法酿酒作坊,深褐色陶罐里,琥珀色的酒液微微晃动。
沈南枝走了进去,开口问道:“老板,有没有小罐装,我想买一个尝一下。”
“我给你免费盛一杯尝尝好了,我这边都是大罐的。”
沈南枝眼睛一亮,笑着回应:“那太感谢了,老板您这酒看着就有滋味,能尝尝是我的福气!”
老板爽朗一笑,拿木勺舀了勺酒,琥珀色液体落入小杯中,瞬间酒香四溢。
沈南枝轻抿一口,“哇,这滋味醇厚又清爽,您这酿酒的法子,是传了好多年吧?”
老板擦了擦额头的汗,笑说:“祖上就干这个,传到我这辈,就想让更多人尝尝老手艺的味儿……”
离开了酒铺,她来到了临河的拱桥上,微风拂动垂柳,沈南枝倚着栏杆,看摇橹船悠悠划过水面,船娘的歌声和着水声,在两岸回廊间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