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恬,来帮奶奶搓元宵馅。”容意系着围裙,把一盆香喷喷的黑芝麻馅推到孙女面前。
五岁的小念安踮着脚想看操作台:“恬恬姐姐,我也要帮忙!”
“你太小了,会弄脏衣服。”恬恬下意识地说,说完突然愣住。
这话怎么这么耳熟?
好像……好像小雨姐姐以前也这样说过她。
李苏在一旁看着,会心一笑。
她悄悄对林薇说:“看,传承就这样自然而然发生了。”
团圆宴开始前,李唐抱着三个月大的汤圆,郑重地将他介绍给每位家庭成员。
当轮到恬恬时,小姑娘深吸一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
“这是我给弟弟写的保证书。”
恬恬认真念道,“第一,我会教弟弟认字;第二,有人欺负弟弟我会保护他;第三……第三……”
她卡壳了,小脸憋得通红。
这时小雨轻声提示:“第三是什么来着?”
“第三!”恬恬眼睛一亮,“我会把桃花酥最好吃的部分留给弟弟!”
童稚的承诺让满堂大笑,林薇笑着擦去眼角的泪花。
宴席进行到一半,意想不到的客人来了。
陈爷爷拄着拐杖,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听说家里添了新丁,这是我给孩子的礼物。”
盒子里是一套手工雕刻的十二生肖木偶,每个都栩栩如生。
“这是我父亲留给我的,”陈爷爷摩挲着木偶,“现在传给最小的孩子。”
这份跨越四代的礼物,让团圆宴增添了更深的意义。
饭后,全家移步“滋味画廊”。
这里正在举办“家的记忆”特别展览,最新展品是恬恬创作的《我家的新成员》系列画作:
第一张画的是医院产房,小小的婴儿被大家围在中间;
第二张画的是深夜,妈妈抱着哭闹的弟弟,爸爸在冲奶粉;
第三张最有趣——画上的恬恬变得很大很大,像超人一样保护着小小的弟弟。
“孩子的视角真奇妙。”前来参观的苏晴感慨,“在她眼里,新生命带来的不是嫉妒,而是成长的使命感。”
展览的压轴作品是李苏偷偷准备的全家福,从李明德容意老两口,到襁褓中的汤圆,三代同堂的温暖被永远定格在画框中。
“妈,您看,”李苏指着照片中每个人手上的物件,“我们都在传递着什么。”
确实,照片里容意端着点心,李苏捧着食谱,小雨拿着多语种菜单,恬恬抱着弟弟……就像一场温暖的接力。
月色渐浓,客人陆续离开。
李苏在收拾画廊时,发现墙上多了一幅稚嫩的画——显然是恬恬刚画的。
画上有一棵大树,树下大小不等的孩子们手拉着手。
最让人动容的是画旁的注解,是大人们帮恬恬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