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人动容的是容意送的礼物——一本手工装订的食谱,首页写着:“人生如烹饪,火候到了自然香。”
旅行第八天,他们抵达了此行的重头戏——千年古镇。
恰逢当地举办传统美食节,李苏一家被邀请展示特色点心。
“外婆,他们做的龙须糖和您教我的好像不一样。”小雨好奇地观察着当地师傅的手法。
容意仔细观察后笑道:“这是南方流派,手法更细腻。咱们北方做法粗犷,各有千秋。”
这场意外的文化交流让全家收获颇丰。
李苏的系统不断提示获得新食谱,连小雨都学会了当地方言的饮食用语。
归程前夜,三辆房车围成半圆,举办告别晚宴。
每个家庭都要表演节目,连最害羞的小哲都朗诵了自创的诗歌。
“这次旅行让我明白,”小雨在日记中写道,“家不是固定的地点,而是彼此陪伴的时光。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家人在,就是最温暖的港湾。”
返程途中,每个人都带着满满的收获:李明德拍下了上百种植物照片,陈爷爷收集了各地民谣,孩子们的交友圈扩展到了全国。
而最大的收获,是全家人在旅途中重新发现的默契与温情。
当“家滋味”的招牌再次映入眼帘时,小汤圆奶声奶气地指着房车:“家!移动的家!”
这句话点醒了所有人。
原来,这些天他们一直带着“家”在旅行,而这份独特的“家滋味”,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
第二天重新开业时,顾客们惊喜地发现店里多了面“旅行墙”,上面贴满旅途中的照片和见闻。
而菜单上,也增添了融合各地特色的新点心。
“我们回来了。”李苏望着熟悉的店铺,对身旁的小雨微笑,“但带着更广阔的世界回来了。”
窗外,房车静静停在后院,等待着下一次出发。
而每个人都相信,这段旅程收获的温暖与成长,将如旅途中的星光,永远照亮前行的路。
八月的蝉鸣声中,“家滋味”后院悄然多了一道风景。
那三辆经历过长途旅行的房车,如今成了孩子们最爱的游乐场,也成了大人们喝茶纳凉的好去处。
“妈,我觉得房车不应该只是旅行时才用。”
一个周末的早晨,小雨一边擦洗着房车外壳,一边对李苏说,“它们可以成为‘家滋味’的延伸。”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全家人的响应。
经过热烈讨论,一个名为“移动的家滋味”计划诞生了。
第一辆房车被改造成“流动点心铺”,由李唐负责每周双休日开往不同的社区和市集。
车身绘着可爱的点心图案,所到之处总是排起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