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儿用不同语言介绍菜品时,食谱库会自动匹配相应文化的失传菜谱。
然而最珍贵的收获发生在一个雨夜。
打烊后,李苏独自在实训室反复练习一道复杂的宫廷点心。
当第九十九次失败时,系统突然弹出提示:
【检测到执着之心,解锁隐藏功能:记忆的味道】
【可重现特定人物记忆中的味道】
李苏颤抖着手,输入奶奶最拿手的“芙蓉糕”。
当熟悉的香气弥漫开来时,她仿佛又变回那个趴在灶台边的小女孩,看着奶奶温柔忙碌的背影。
“奶奶……”李苏轻咬糕点,泪水中尝到了跨越时空的亲情。
第二天,她为母亲容意复刻了初恋时的定情信物“相思饼”,为李明德重现了童年庙会上的“糖人馍”。
当老人们吃着记忆中的味道泣不成声时,李苏明白,她继承的不只是系统,更是通往时光的钥匙。
“这比任何奖励都珍贵。”
深夜,李苏在日记中写道,“科技终会进步,但连接人心的永远是记忆中的温度。”
月光下,系统光屏静静闪烁,仿佛在回应这份领悟。
而“家滋味”的故事,因为这次升级,翻开了穿越时空的新篇章。
寒露时节,桂花香弥漫整条街道。
“家滋味”后院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品鉴会,李苏用系统新功能复原的八道失传点心,在青瓷盘里泛着温润的光泽。
“这道‘玉露团’,真是《山家清供》里的做法?”陈爷爷戴着老花镜,激动地比对古籍复印件。
当得知李苏通过【时空食谱库】兑换到宋代食谱时,他颤抖着捧起那块半透明的茶点:“这可是失传的冷凝技法啊!”
小雨正用流利太阳国语向由美子介绍唐菓子,突然愣住——她看到母亲在操作【食材溯源镜】时,镜面隐约浮现出樱花纹路。
更神奇的是,当她用太阳国语描述“春莺啭”这款点心时,系统界面竟自动切换成太阳国语假名。
“妈!系统好像能识别多语言!”李苏脑海里传来小雨的惊呼。
接下来的测试证实了猜测:当小雨用法语吟诵诗歌时,食谱库弹出法兰西中世纪甜点;用意大利语聊天时,界面流转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宴会记录。
这个发现让“多语种文化角”迎来革命。
来自那不勒斯的游客吃到复原的庞贝古城蜂蜜蛋糕时,激动地录视频发给考古学家父亲;
法国留学生尝到复刻的凡尔赛宫庭点心后,主动提出要帮小雨翻译中世纪食谱。
但最大的惊喜发生在十一月初。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蹒跚进店,指着墙上的《唐菓子图鉴》复印件问:“请问……这些是参考正仓院资料复原的吗?”
交谈中得知,这位八十岁的竹内老先生是太阳国茶道世家传人,毕生研究失传唐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