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游龙记的翻译 > 第十一章 口舌隐祸(第1页)

第十一章 口舌隐祸(第1页)

第十一章口舌隐祸

夏夜的蝉鸣声在燥热的宫殿外响起,宫女内侍们轻手轻脚的拿着兜网,在御书房外树上的捕着这些让人心浮气躁的罪魁祸首。

殿内,几名小宫女拿着大蒲扇一下一下扇着面前的冰块,即使汗流浃背亦不敢停歇片刻。

“陛下,您喝碗莲子羹歇一歇吧。”

小光子把玉碗小心搁置在书案边上。

“嗯。”

明帝放下手中的朱笔,揉了揉发胀的手腕,端起碗匆匆喝了一口。

“前线可有消息传回?”

“还没有,陛下您放心,长青将军既已亲赴战场,必能很快就取胜。”

“但愿如此。”

明帝叹息一声,放下玉碗,话虽如此,可付清玉在外征战,刀剑无眼,他不免担忧。

“窦贵妃今日去了泰和庙为陛下和长青将军祈福,相信此战必能竟全功,将叛军全部剿灭。”

“她倒是有心了,受了上次的惩戒,性子果然柔顺了不少,可惜她那父亲却是不懂得收敛之辈。”

小光子不敢接,话他已带到,至于陛下如何决断,那不是他能左右的。

尉国朝堂中,文官与武官两派的争斗从立国起便延续至今,前僞帝当政期间,武官以四阎王为首与以老尚书卢文初为首的文官一党,明争暗斗,互不相让。明帝继位後,因其与付清玉的特殊关系,对长青将军一派多有偏袒,武官一党势力空前庞大,又有其下属的少渊丶洛青洲丶冯一飞丶骆英等武将,屡立战功,更是让付清玉在尉国朝廷俨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使文官一派多有不满,双方平日里在朝堂之间唇枪舌战不断。

年前,付清玉为了不让明帝为难,也自知朝廷治理不能单靠武将打天下,便接受了窦世权等各部省主事官的提议,在军中设置监军一职,此後两派的争端虽消停了一些,但付清玉的退让,却也让窦世权等人的野心愈发膨胀了起来。

十日前,前线急报,骆英为争功,率军孤身深入仓霞山腹地,被铁銮偷袭,受了重伤,前锋营近半数被歼灭,死伤两万馀人。朝堂之上窦世权等文官借此机会上书,直指自付清玉以下的武将居功自傲,为立战功,一意孤行,不敬上官,不听调遣,致使战局失利,士兵损失惨重,要对前线骆英等将领问责。

付清玉当朝请命亲率军至邺城增援,并立下军令状,此战必定全歼摩易所部叛军,收复失地。

明帝虽准了,却也因窦世权等人在朝堂上的咄咄逼人多有不满。他虽登基没几年,可也不是那短视之人,相反,戴禄一直觉得他心中有沟壑,又能体察民情,虽还稚嫩了些,可这几年来治理朝纲,平定尉国内乱,救灾丶减免赋税丶任命有识之士,也在朝中培养了一批忠于他的势力,可是以前朝老臣为首的几人,却对他扶持新晋官员的做法颇多微词,双方也不止较量了一两回。

明帝有意肃清朝廷积弊,可朝中关系盘根错节,也不是短短两三年可以理清的。

“哎!”

明帝轻叹了口气,揉了揉发酸的眉心,擡起头来,看向站在角落里的天羽卫统领,现任的禁卫军统领穆临风,问道:

“让你查的事情可有结果了。”

“回陛下。”穆临风恭敬行礼,道:

“臣派去的探子回报,窦世权丶全子奇丶刘骞三人互为姻亲,时常于醉月楼相聚饮酒谈事,他们在醉月楼中有个包间,这醉月楼疑似是刘骞三子刘恒的産业,刘恒的妻子全氏乃全子奇的嫡次女,刘恒的胞弟刘素乃恒泰钱庄背後的东家之一,去岁旱灾便是恒泰钱庄通过当地官府放的印子钱。全子奇有个外室子名全能,经营桂人药坊,他的一个管家开了间米店,臣派人去查过,查不到他们正常粮食的进货渠道。”

“再查!”

“是!”

明帝一拍桌子,道,说完,却觉得一阵气血上涌。

“咳咳咳,咳咳咳!”

“陛下!”

小光子急忙轻拍明帝的後背,帮他理顺气息。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明帝用手帕捂住嘴角剧烈咳嗽,待手帕再拿开时,只见上面竟然有着点点淡粉色。

小光子一惊。

“陛下!”

明帝摇了摇头。

“无事,咳咳。”

小光子却不敢怠慢,急匆匆地喊道:

“快!快去请御医!”

******

王微蜷着腿坐在床角,他被关在房中已经三天四夜了。两个月前,他被任命为监军,被窦大人派往邺城。

因他曾在霄蔺的宴席上羞辱过付清玉,如今被派往付清玉所部当监军,墨羽营的那些武将又怎麽可能会给他好脸色。

他王氏好歹也是名门望族,在尉国出过两位皇後,虽说现在败落了,可是他王微乃是尉国第一才子,也是个骄傲的人,哪里受得了那些军士们的闲气和冷言冷语。

邺城的三位将军中,骆青洲是後来才加入的墨羽营,不算是付清玉的嫡系,对他倒也还算客气,那冯一飞和骆英是付清玉的死忠,就没给过他一天好脸色。

王微现在悔的肠子都青了,他怎麽就那麽意气用事呢?若不是受不得那闲言碎语,和骆英起了冲突,又怎麽会发生後面的事情。

现在骆英生死未卜,他被冯一飞关了起来,若,若问他个监军不利之责倒也罢了,大不了他辞官不做了。

可,若是因为他的原因害死了骆英,失了邺城,还有那三万将士的死伤,他,可是难辞其咎,怎麽对得起赏识他的陛下和窦大人,怎麽对得起他的堂姐诚明郡君。

他心中深深悔恨,恨不得回到五日前,若不是自己逞一时之气,也不会发生後面的这些事。

五日前,邺城

城门大开,骆英骑在高头大马上,意气风发地进了城,沿着主干道一路骑行,後面带着的一衆士兵们各个眉飞色舞,雄赳赳气昂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