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茶韵清茶的功效 > 第59章 实验室奠基启新与茶园试验显效(第1页)

第59章 实验室奠基启新与茶园试验显效(第1页)

周六清晨的新能源产业园,薄雾如纱般缠绕在尚未完工的厂房间,实验室选址处却已热闹起来。林静云穿着一身深灰色工装,袖口随意挽起,手里攥着反复核对过的奠基仪式流程单,目光落在场地中央那块覆盖着红绸的奠基石上——“青云市新能源材料联合实验室”的金色字体,在初升朝阳下泛着温润光泽。

“林书记,设备采购的物流信息刚更新了。”张启山教授快步走来,手里的平板电脑上显示着红外光谱仪的运输轨迹,“核心设备下月初就能到青云,安装团队会提前两天过来勘测场地,月底前肯定能投入基础研。我们初步计划,阶段聚焦低成本储能电池正极材料,争取三个月内拿出适配茶园灌溉系统的样品。”

林静云点头,指尖划过设备清单上的“x射线衍射仪”:“实验室的通风和供电系统,施工队一定要按您之前提的标准来,不能因为赶工期省工序。后续要是需要其他配套设备,市里会优先从专项经费里划拨。”说话间,省理工大学的四位年轻教师也赶到了,每人手里都提着厚厚的实验数据册,其中一位姓吴的教师笑着递过一本:“我们整理了近三年不同气候区的储能材料应用数据,或许能帮您缩短研周期。”

上午九点整,奠基仪式准时开始。随着林静云、张启山和产业园负责人共同挥锹铲起第一抔黄土,现场响起此起彼伏的掌声。林静云接过话筒,目光扫过在场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代表:“这座实验室不只是研场地,更是青云市‘产学研’融合的。我们要让这里产出的技术,能实实在在用到茶园里、产业园中,让绿色展从图纸落到地头。”

仪式结束后,林静云婉拒了产业园的挽留,立刻驱车赶往溪云谷——农业工程学院的李教授团队,今天要对试验茶园做次阶段性检测。车子刚驶进茶园区域,就看到陈晓雨带着几位茶农蹲在茶树间,每人手里都拿着卷尺和记录表,李教授则正用便携式检测仪测量土壤养分。

“林书记,您来得正好!”陈晓雨看到车子,立刻站起身迎上来,手里的记录表上画满了红色标记,“您看,用新配方有机肥的o亩茶园,新芽平均长度比用普通肥料的地块长o厘米,叶片厚度也增加了o毫米!”她指着身旁一株茶树,嫩绿的新芽密密麻麻地缀在枝头,阳光下透着饱满的光泽。

李教授拿着检测报告走过来,指着“土壤有机质含量”一栏:“新配方里的食用菌渣起到了效果,试验地块的土壤有机质比对照组高,保水性也更好——上周下过一场小雨,现在土壤含水率还维持在,比普通地块高,这对茶树根系育特别有利。”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过一个月,我们会检测茶叶的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那时候才能看出品质提升的具体数据。”

茶农王老伯凑过来,手里捧着一小捧刚采摘的新芽,粗糙的指尖轻轻摩挲着叶片:“林书记,这肥料是真管用!往年这个时候,芽头没这么壮实,今年随便摘一根都沉甸甸的。照这个长势,春茶产量至少能多收一成!”周围的茶农也纷纷附和,之前对新肥料的犹豫,此刻全变成了期待。

林静云蹲下身,仔细查看茶树根系周围的土壤,松散的土质里还能看到未完全分解的食用菌渣颗粒。“晓雨,把今天的检测数据整理成图文版,打印出来给每一户茶农。”她站起身,指着茶园边缘的空地,“观光步道可以先修一段到试验茶园,下个月品质检测结果出来后,这里就能作为‘科技茶园’景点,让游客看看有机肥种出的茶树有啥不一样。”

中午在溪云谷的农家菜馆简单吃过饭,林静云刚要起身,手机就响了,是高瀚打来的。“林书记,好消息!省改委刚才通知,我们的绿色产业项目通过初审了,下周四要去省里参加答辩。”高瀚的声音里难掩兴奋,“答辩需要准备分钟的ppt,重点讲项目的创新点和实际成效,您看我们什么时候碰个头梳理内容?”

“下周一上午九点,在市政府三楼会议室开会。”林静云立刻回应,“让方晓把申报材料里的‘产业链协同’部分单独拎出来,再补充实验室开工和茶园试验的最新进展——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成果,答辩时更有说服力。另外,通知赵厂长和李厂长也参加,要是评审专家问企业转型的具体细节,他们能说得更清楚。”

挂了电话,李教授忽然开口:“林书记,我们学院有个想法,想在溪云谷设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每月派学生过来实习,既帮茶农解决种植问题,也能跟踪试验数据。您觉得可行吗?”

“当然可行!”林静云眼睛一亮,“市里可以把茶园旁边的闲置仓库改造成培训室,再配套几间宿舍。示范基地建成后,还能定期组织周边乡镇的农户来学习,让新肥料、新技术惠及更多人。”两人当场约定,下周三就签订合作协议,争取下个月就让第一批学生入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下午三点,林静云又去了造纸厂。生产车间里,新增的两名复检员正逐一对包装接缝处做压力测试,旁边的货架上整齐码放着已检测合格的包装,每箱上面都贴着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合格标签。李茂才拿着一个加固后的礼盒包装走过来,用力挤压盒身:“我们改进了胶水配方,粘合层厚度增加了o毫米,现在就算从米高的地方摔下来,接缝也不会裂。溪云谷的茶企已经补订了ooo套,下周二就能交货。”

林静云接过包装,仔细检查了边角和接口,确认没有问题后才点头:“后续可以开小规格的散装包装,针对网上销售的散茶客户,还能在包装上印上溪云谷的茶园风景,增加辨识度。”她看着车间里忙碌的工人,心里清楚,造纸厂的转型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还为产业链补上了关键一环。

离开造纸厂时,夕阳正斜照在厂区的环保处理设施上,折射出温暖的光晕。林静云坐在车里,掏出手机给周烈了条消息,附上实验室奠基和茶园试验的照片。没过几分钟,周烈就回复了:“做得好!下周答辩我尽量赶回来,陪你一起去省里。”

看着屏幕上的文字,林静云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从实验室开工到茶园见效,从包装整改完成到项目初审通过,青云市的绿色转型之路正一步步往前挪,每一个脚印都踩得扎实。她知道,接下来的答辩还有挑战,但只要沿着这条路坚持走下去,总会看到更开阔的风景。

本章完。

喜欢茶韵青云: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答卷请大家收藏:dududu茶韵青云: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答卷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