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茶韵清香意思 > 第58章 项目申报冲刺与包装试销风波(第1页)

第58章 项目申报冲刺与包装试销风波(第1页)

周三清晨的阳光刚越过市政府大楼的檐角,林静云办公室的电脑屏幕就已亮起。她指尖悬在键盘上方,目光紧锁“技术创新点”段落——张启山教授团队的储能电池材料研能降低成本,农业工程学院优化的有机肥配方可提升茶叶香气物质合成,这两项技术如何体现“跨领域协同”,成了申报材料里最需打磨的细节。

“林书记,省改委的补充通知到了!”方晓抱着文件袋快步进来,额角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申报材料后天下午五点前必须提交,还得附两份副高以上职称专家的推荐信。我已经联系了陈立东教授和张启山教授,他们都愿意帮忙,说下午就能把初稿过来。”

林静云接过文件袋,抽出里面的申报指南细则,指尖在“社会效益证明材料”一栏划下横线:“你整理的就业数据再细化些,比如新能源产业园个岗位里,本地村民占比多少,技术岗和普工的薪资差异有多大——这些细节能让评审更直观看到带动效果。”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把茶旅项目的线上预订数据加上,上周刚上线的预订平台,三天就有o单,这个数据能体现产业链的市场认可度。”

方晓刚点头应下,高瀚的声音就从门口传来,带着少见的急促:“林书记,出问题了!溪云谷茶企用造纸厂的环保包装试销,今早有十几位顾客投诉,说包装渗漏把茶叶泡潮了,现在还有人在销售点围着要说法。”

林静云心里“咯噔”一下,环保包装是“有机肥-茶叶-包装”产业链的最后一环,一旦出问题,不仅影响茶企销量,还会让刚建立的绿色品牌信誉受损。“马上备车去溪云谷!”她抓起外套,边走边给李茂才打电话,“让造纸厂的技术总监带上检测工具,五分钟后在市政府门口集合,我们一起去现场。”

车子驶离市区时,林静云拨通茶企负责人王建军的电话,让他先稳住顾客情绪,承诺会给出解决方案,不要激化矛盾。四十分钟后,车子停在溪云谷茶企的销售点前,只见七八位顾客围着柜台,其中一位中年女士手里举着拆开的茶叶盒,盒底的防潮纸已经湿透,嫩绿的茶叶黏在一起,明显潮变质。

“我们上周六买的礼盒,今天打开准备送朋友,就现茶叶全潮了!”女士的声音带着怒气,“你们说这是环保包装,连基本的防漏都做不到,不是骗人吗?”

林静云快步走上前,先对着顾客们深深鞠了一躬:“非常抱歉给大家带来这么差的体验,今天我来就是解决问题的,绝不会让大家吃亏。”她接过受潮的包装,蹲下身仔细观察——包装是芦苇浆制成的纸盒,接缝处的胶水有细微开裂,指尖触碰时还能感觉到残留的潮气。

这时,李茂才带着技术总监赶到。技术总监拿出随身携带的检测工具,对着包装接缝处测量,又用试纸检测胶水粘合度,很快得出结论:“是生产时胶水涂抹不均,部分区域胶层太薄,加上运输过程中纸箱堆叠挤压,导致接缝开裂,空气里的湿气渗进去,把茶叶泡潮了。”

“是我们的质量把控不到位,责任全在造纸厂。”李茂才上前一步,对着顾客们诚恳道歉,“今天在场的顾客,所有受潮茶叶我们全额退款,再免费赠送一盒用传统包装封装的新茶——这是我们的诚意。另外,我们马上召回所有在售的环保包装,重新加固接缝,送第三方机构检测合格后再上市。”

林静云补充道:“后续我们会在每个包装上印质量追溯码,大家扫码就能看到生产批次、检测报告和负责人联系方式,有任何问题随时能找到我们。市里也会派质量监督局的工作人员驻厂,从胶水调配到成品检测,全程监督,确保不再出现类似问题。”

顾客们见两人态度诚恳,解决方案也具体可行,情绪渐渐平复。刚才怒的中年女士率先点头:“既然你们愿意整改,我们就再相信一次。希望以后能真正做好质量,别辜负大家对环保产品的期待。”

送走顾客后,林静云在茶企的小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她指着桌上的渗漏包装,语气严肃:“环保包装不是噱头,是要真正解决污染问题,同时保证实用。李厂长,回去后立刻调整生产流程——在胶水涂抹环节增加两名人工复检员,每oo个包装抽样检测一次,不合格的批次全部销毁,不能流入市场。”

李茂才额头冒汗,连连应声:“我们今天就整改,今晚加班把所有库存包装都检查一遍,有问题的全部返工。”

处理完包装风波,林静云赶回市政府时已近下午两点。刚坐下喝了口水,张启山教授的推荐信就到了邮箱。信中详细介绍了储能电池材料研的技术突破——通过优化正极材料配比,在提升转化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还特别提到这项技术未来可应用于茶园灌溉系统供电,实现“新能源+农业”的深度融合。

半小时后,陈立东教授的推荐信也来,重点阐述有机肥配方优化的意义:用食用菌渣替代部分原料,不仅解决了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还让肥料中的锌、钼含量达标,经小试数据显示,使用优化后肥料的茶树,茶多酚含量提升了,这对茶叶品质升级至关重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把两份推荐信按格式排版,附在申报材料最后。”林静云对方晓说,“再拟一份《技术成果转化承诺书》,明确青云市与省理工大学的合作成果,优先在本地转化应用,比如储能技术先用于溪云谷茶园,有机肥配方先推广到周边乡镇——这些内容能体现项目的落地性,增加评审优势。”

方晓刚整理好材料,林静云又想起一件事:“把茶企包装风波的处理方案也加进去,作为‘风险应对能力’的案例补充——说明我们不仅能推进项目,还能及时解决问题,保障产业链稳定。”

直到傍晚六点,申报材料才最终定稿。林静云逐字逐句核对了三遍,确认数据准确、逻辑清晰后,才点击“送”按钮,将邮件给省改委的申报邮箱。看着屏幕上“送成功”的提示,她长长舒了口气,靠在椅背上,才感觉到肩膀的酸痛——从清晨到傍晚,连午饭都只匆匆吃了个包子。

这时,手机震动起来,是周烈打来的。“申报材料交了吗?”他的声音带着关切,“我刚跟张教授通了电话,他说推荐信里重点写了技术落地的细节,应该能帮上忙。”

“刚交完。”林静云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上午还处理了个包装渗漏的事,忙到现在才歇下来。”她把包装风波的经过简单说了说,语气里还有些后怕。

“辛苦你了。”周烈的声音温柔下来,“我周末回青云,带你去溪云谷的试验茶园看看,那里的茶树用了新配方有机肥,新芽长得特别好——就当放松一下。”

挂了电话,林静云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泛起暖意。虽然过程总有波折,但每解决一个问题,就离绿色转型的目标更近一步。她打开日程表,在下周的安排里写下“产业园实验室开工仪式筹备”“茶企包装整改复查”——未来的路还需要踏实走,但她有信心,只要一步一个脚印,青云市的绿色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本章完。

喜欢茶韵青云: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答卷请大家收藏:dududu茶韵青云: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答卷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