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栀抢救经验极少,但基本素质都在,最快速度扎上针,接着照姜大夫所说进行急救措施。
一直到120急救赶来,由他们接手。
姜大夫有条不紊的叙述情况,复述采取了哪些措施,用了什麽药。
领导也把老人用过的药列了清单出来。
此时门里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邻居。
说实话,老小区上了岁数的居民多,隔三差五就有120进来,只不过每次都是在家属的哭嚎中迅速把人拉走或者直接宣判。
像今天这样的情况实在不多。
屋里安静得很,多馀的声音一点没有,只有大夫和护士的声音传来。
“空盐挂上了。”
“血氧血压监测上。”
“监测上了。”
“副肾上一支。”
“好。”
其中又夹杂着姜大夫时而严厉时而急切的高声叫唤:“老太太!别闭眼睛!看着我!你儿子马上来了!”
时不时也有一道温柔有力的女声响起:“阿姨,不睡觉啊,咱们聊聊天,一会就好了。”
从人群外看过去,只能看到床前半跪着一个身穿白大褂的小姑娘,紧紧的握着老人的手,给她力量。
所有能做的措施都上了,剩下的也只有无尽的等待。
连带着围观的邻居,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滴滴下落的盐水像是无情的倒计时。
直到远处120的声音响起,逐渐逼近,越来越清晰,人群才有了些动静。
自觉让出一条路把老人擡出去。
“我跟姜医生跟着就行了,你先回门诊。”领导对宛栀说。
宛栀点点头,看似淡定冷静,实际上手心里丶额头上全是汗。
屋里转眼就安静了下来。
小声的议论窸窸窣窣的逐渐响了起来。
有唏嘘的,有感慨的,也有两个在讨论敢来急救的三个人。
“这是不是门诊的医生和护士啊?”
“还真是,啧,关键时刻儿子指望不上,120指望不上,还得是家门口的门诊。”
“大夫我认识,老姜,医术相当厉害了。”
“我也认识,就是没想到小诊所的护士也这麽沉得住气,靠谱!”
无一例外全是夸的,郭文凤跟王淑珍是多少年的老邻居了,刚才在外面挤了半天没挤进去,急得焦头烂额的,听见邻居这几句话,突然想起来儿子谈的也是诊所护士。
眼神立马就飘到正往外走的宛栀身上去了。
她正安抚邻居们呢。
“叔叔阿姨们散了吧,淑珍阿姨应该是抢救回来了,具体的还得到医院检查,散了吧。”
小姑娘语气柔和又铿锵有力,如一道春风似的让人听着心里就熨帖。
头发一丝不茍的梳起盘成发髻,面庞,露出光洁的额头,眼睛又大又圆,专业度信服度蹭蹭往上涨。
围着的邻居们立马都三三两两的散了。
宛栀把産生的医疗废物都收起来,关好门,把钥匙又放回花盆地下,顺道把被人踩歪了的地垫扶正。
这一切都看在郭文凤眼里,她没走,跟着宛栀的步速,上前搭话:“小姑娘,你们是小区那边门诊的?”
“是呀,阿姨。”
宛栀往楼下走,匆匆看了眼郭文凤,觉得眼熟,又确实没见过,专注赶路。
“那个……你们平时忙不忙啊?”
“还行阿姨,冬天会忙一点。”
“那你们不少赚吧?”
“一般般也就平均工资吧。”
郭文凤又连着问了好几个问题,自己也觉得唐突,但人小姑娘一点不耐烦都没有,再急着赶路也都温和礼貌的答话。
郭文凤突然觉得,要是自己儿子找的那个护士也是这样的,那也不是不行吧。
“小姑娘你有对象吗?”
转眼这个阿姨已经跟着她到了小区门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