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周丛书正在心里揣度着什麽时候才能等到帝王郁郁之态稍有缓解时开口借用这卷绛珠双极图,没注意门口鬼鬼祟祟溜进来一个小太监,在海安身边附耳说了什麽,海安不动声色,挥手叫小太监退出去,自己又小心翼翼走到帝王身侧。
萧秣面色微动,从方才的思绪中回过神来,看向周丛书。
周丛书更加惴惴,以为自己那些不省心的师弟师妹们是否又说了什麽触怒天颜的话,却见萧秣面露一丝悲悯,“霍鸣说,那女弟子已经去了。”
周丛书一怔,跌落在地。
他顾不得殿前失仪,惶然向御书房外奔去,萧秣见他也是可怜人,不与他计较,又吩咐海安再指个太监跟过去,免得他在牢房中多事。
海安领命去了,萧秣又看向那卷被遗落的绛珠双极图。
绛珠。
是血还是泪?
萧秣轻轻抚上这卷卷轴,眼睛飘向炉火,最终还是什麽都没有做。
周丛书的心上人去世後,周丛书也不再任何言语,看上去颇受打击。
就连萧秣赦免了四方楼衆人,为首的周丛书也只是麻木地在引领下磕头谢恩,眼睛依旧空空荡荡。
除去与天丰三十八年那场宫变有关的人之外,四方楼中其馀衆弟子被萧秣放出牢房,各自流放,不准他们再成组织聚在一处。四方楼就此彻底渺无音讯。
海安见他心情不佳,便进来说昭皇贵妃的父亲何朔老将军一家已被接到中京,正着人带着去宗人府见贤王萧瑛,是不是等何将军看望完贤王殿下後请进宫一聚。
萧秣总算听到一个好消息,于是准许了。
等了半晌,便听外面有动静,他回过身,果见一老态龙钟的老翁拄拐慢慢行来,见他一面,便已老泪纵横。
萧秣其实对自己这位外公已没什麽印象,但或许是血缘,又或许是亲情下的眼泪太痛,萧秣心下也酸痛难捱,与海安一左一右好生劝拂,好一会才叫老人家止住眼泪,坐在一处聊聊天。
聊了一会萧瑛已经生下来的麟儿,又聊起萧秣还小,何昭还在时候的那些陈年旧事……他们都刻意地避开那场带给他们灭顶之灾的宫变。
又或者提到些,只是因何朔已经年老不堪,克制着不叫老人再痛哭流涕坏了心神。
于是算是相谈甚欢。
只是离开前,何朔忽然想起什麽似的,欲言又止。
萧秣便说,“外公想说什麽直说便是。”
何朔便叹了口气,道自己想起他当年领着全家老小回到家乡安寿後,有一位同乡族人来找过他,那族人说曾有人托他照顾一个从中京送来得了癔症的小儿,只是一直没见那小儿送来,听闻何朔从京中告老还乡,便来问问情况。
何朔哪里知道这事,何况他正陷在女儿幼孙枉死的悲痛中,那人也不好再问,那一头又断了音讯,只当是那边计划有变没能及时联系他,便作罢了。
这回子聊天聊起萧秣在宫变时没有死,而是被人弄了痴傻後流落南方,过了近十年才被前往江南调查他事的暗卫发现带回宫中……何朔便忽然想,这小儿会不会就是萧秣?
尽管所有人都认为当时的七皇子已在那场宫变中离奇死亡,会不会仍是有好心人发现萧秣并没有死,还想着将萧秣送回安寿的何家,至少也算帮他们保住一个小生命。只是或许山高水阻,最後没能成功将萧秣送来。
萧秣得了这个信息,送走何朔,还是派了暗卫亲自去安寿追查此事。
假如原本真有“好心人”计划把他送回何朔手中……那会是谁?
安寿离中京路途遥遥,萧秣倒也不急,毕竟眼下大啓总算是拥有了与上一世截然不同的安定,他也难得能喘口气休息,也不急于一时要个答案。
于是空闲时常去宗人府看他的小侄子萧叡。
如果不出意外,这就是大啓未来的皇帝了。
阿蛮——纯贵人有时候也被萧秣带的一起去看望萧叡。她动作生疏又紧张地学着抱孩子,样子逗笑了贤王侧妃。
萧瑛又问他,“你看着也不像不喜欢孩子,我瞧着阿蛮也是个好姑娘,怎麽不要个自己的孩子?”
萧秣知道自己先前糊弄萧瑛的话被他回过味来,他叹了口气,“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我只是个凡人,哪有那麽坚定地心智……可是十多年後,还要他们再像我们当年那样吗?”
萧瑛一凛,半晌才道:“陛下,您的孩子不会……”
“这种事哪有什麽不会,”萧秣摇摇头,“父皇以为我没有被治好的那天,哭了。他说对不起我……哥,我不想经历父皇这种痛苦,也不想对不起我的孩子。”
萧瑛现在也是父亲了,被萧秣的话勾着想了想,若是自己孩子有一天真遭遇自家弟弟这十多年的苦楚,他怕是会疯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