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起来荒谬,哪里有父亲会帮着仇人害自己亲儿子的?
但太子偏偏真就有这样的担心——究其原因,还是晏珀当初给他留下的心理阴影,实在是太深了。
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旁观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晏珀生性多疑,多年来对待他们两个儿子以及宁王,可以说是刻薄寡恩,甚于防川。
甚至太子觉得,有时候相比起对宁王,他的好父皇对待他们两个还要更加提防些。
假使晏祁不是夺了自己的位置,太子恨不得为那老头子的死拍案叫好呢!
但他嘴上却犹疑道:“父皇若身陷囹圄,身为儿子,怎能坐视不管?不如这样,我按照上面所说的地址,亲自去接父皇一趟。”
他擡手阻止郑徒焦急的劝说:“岳丈不必担心,区区一座破道观,就算有诈,里面能藏多少人?您带着人守在外面就是,叫那些宵小之徒插翅难飞。”
但郑徒还是颇为担忧,认为太子不该以身犯险,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不要亲自过去,还说要先把魏伯贤招来询问一番。
晏璋觉得也有道理,就先派了人到黄龙观找魏伯贤。
那人很快便回来复命了,说魏大人一直在衣不解带地照顾一个躺在床上的男人,那位看上去老得厉害,须发花白,好像还糊涂了,一直抓着魏大人的手说他有天子命格,把魏大人吓得都哆嗦得说不出话来了。
“一定就是父皇了!”晏璋肯定道。
他在内心阴暗道,只有那个老头子,都病得快死了,还惦记着他的皇位不撒手,想着用这一招试探身边人呢。
“小子,可以了吧?”
等那人走了许久,躺在床上的老道士突然一骨碌翻身坐起,动作利索得像是个二八小夥。
“可以了可以了,”明瑾鼓掌,“道长果然演技精湛!”
老道士得意地哼了一声,又瞥了眼地窖的方向,出乎明瑾的意料,竟没有多问关于魏伯贤的事情,只是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老道这几日都准备夜宿王寡妇家,小子,你们自己折腾去吧,只要别把我这道观折腾塌了就行。”
明瑾微微一怔,随後正色朝他行了一礼:“多谢道长,大恩不言谢,待此事了了,在下必有重谢。”
“放心,贫道届时可不会跟你客气!”
望着老道士大摇大摆离去的背影,明瑾的唇角露出一丝转瞬即逝的笑意。
他仰头望着再度被灰云遮蔽的天空,和秋日的辽阔晴爽不同,冬日北方的天,连云都是浊白的。
北风阴郁地掠过街道,带来砭骨的冷意。
明瑾忽然格外想念起了身在江南的爹娘晴儿他们,还有阿囡,也不知道她现在和家人相处得如何了,他的内心微微有些担忧,觉得自己那时应该再多待个两三日,陪陪她再走的。
“少爷。”
陈叔山走到他身後,轻唤道。
明瑾呼出一口白气,头也不回道:“抱歉,这次可能要连累你了。”
说是六成的把握,其实他只是为了安慰谢婉南,如此冒险大胆的举动,就算明瑾一直主张富贵险中求,这次也觉得未免有些太过了。
他真正的把握,其实不足三成。
“少爷说的什麽话?”陈叔山似乎是笑了一下,“我早就发过誓的,会保护少爷一辈子,就算是死,也会死在您前面。”
明瑾垂眸,盯着院中尚未清扫干净的积雪,眼睛有些发酸。
“是我太任性了,”他低声道,“要是我多带些人来,或是路上更小心些,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少爷为何要自责?咱们可是赶了个正巧呢,再晚两天,郑城和太宁仓说不定就都易主了。”
陈叔山把手搭上他的肩膀,“当初那场拍卖会上,少爷的出现叫我明白了,何为天不绝人之路。事情定会有所转机的,放心吧。”
“……承你吉言。”
虽然说是听天由命,但该尽的人事,还是必须要尽的。
明瑾和陈叔山通宵未眠,一晚上都在道观内准备接下来要用的东西,待到次日太阳升起,终于在观外迎来了等待许久的客人。
“我父皇呢?”
太子脸色苍白,穿得很厚,身形比明瑾几次见面时都要更加消瘦,一双漆黑眼眸竟显出了几分阴鸷的味道。
看来,那一场大病到底还是伤到了他的根本。
“还有,”他的目光移动到明瑾身上,语调沉沉道,“藏头露尾,你在打什麽鬼主意?”
明瑾穿着一身黑衣,黑纱遮面,只露出一双眼睛来——他暂时还不能叫太子发现自己的身份,因为太子这次并非按照信上所写的,单独前来,而是带了不下百馀号好手,其中甚至还包括了郑氏现在的家主,就是那位正紧皱着眉头盯着自己的老者。
最坏的情况,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