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
二人一齐叫出声。
“是俺,俺见这麽晚了你俩还没回,想着出来迎迎。”
谁承想还没靠近,就被媳妇儿一袋铜板丢在了脑门上。
“我不知道是你,方才一时情急这才将银子丢了出去。”宋听竹忙上前查看,“我瞧瞧可有砸伤?”
“没砸伤,俺接住了。”刘虎憨笑道,“俺还以为是石头呢,差点扔了。”
他将荷包揣进怀里,牵过自家夫郎,仔细叮嘱:“道上不好走,你跟着俺步子走。”
“二哥,你咋只顾着嫂夫郎,就不担心你妹子我摔了碰了?”刘小妹捂嘴偷笑。
宋听竹闻言红了耳根,拉过小妹,略带局促地道:“这天瞅着似要落雨,还是尽快回家吧。”
“可我瞧着好像要出月亮了。”
宋听竹顶着一双发烫的耳尖,威胁道:“再敢打趣我,往後便不给你画新花样子了。”
刘小妹立马卖乖,“别呀,嫂夫郎我错了还不成。”
忙活一整日,三人回到家简单擦洗过,便回屋睡下了。
翌日吃过早饭,宋听竹帮人代写书信的小摊子便开了张。
前两日他便让小妹丶小满,提前将消息散播了去,今日摊子刚支起来,院前便来了不少围观的婶子叔伯,只是没一人要代写家书,来瞧热闹的居多,毕竟还没见过哪个代写书信的,足不出户干营生呢。
“虎子夫郎也忒能折腾,一个小哥儿还学起汉子,做上代写书信的买卖来了。”
“可不是,听说还能帮着写契书啥的,写契书可是有讲究的,浑写出来便是到了里长那,人家也是不认得,竹哥儿是打府城来的,哪里懂咱莲溪镇的规矩。”
“说的是呢,秀莲也任由儿夫郎瞎胡闹,也不怕写错了惹出啥事儿来。”
大夥没一个看好的,甚至不乏嘲笑的。
宋听竹权当听不见,铺纸研磨,当着衆人面写了一副楹联。
大夥瞧见,话风骤转。
“竹哥儿这字儿写得可真好,比我家大门上贴的福字儿还漂亮哩!”
“他二婶子,你不是说虎子夫郎不会写字儿,浑说的吗?”
“这……我哪晓得他会不会,我也是听人学的。”
“竹哥儿,你这代写书信当真只要两个铜板?”有妇人出声询问。
宋听竹笑着应道:“当真,契书也是两文,楹联四文,只写福或寿字一文可写两张。”
“那感情好啊,我家正要寻人写喜字儿呢,也不用再单独往镇上跑一遭,在自家门口就能写了!”
有妇人应和,“可不,坐彭老头牛车一趟还要两文钱呢,镇上写字儿的要价又高,这一来一回能省下不少银钱哩!”
大夥一听是这个理儿,有两位婶子大娘,当即便交了铜板,要他帮忙写上一封家书。
都是十几二十年不曾回过娘家的,平日里舍不得铜板寻人代写书信,这会儿有了便宜的可不得抓紧机会。
大夥注意力都在宋听竹身上,没注意到方才说话的两个妇人,远离人群悄悄退去了院墙後头。
“乐哥儿,婶子这事儿办得漂亮吧。”
田乐朝二人竖起大拇指,“婶子出马一个顶俩,不对,是两个顶一群!”
-----------------------
作者有话说:祝大家元宵节快乐鸭,评论领红包啦[撒花][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