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听竹闻言既好笑又无奈,路过彩绳摊子,过去问了价钱,觉着合适,便让小妹丶夏哥儿各自挑上一条。
夏哥儿拍着小手高兴极了,刘小妹则有些犹豫。
“嫂夫郎还是别买了,这个有些贵了,西街那头的集市上一文钱两根呢。”
“是贵了些,但这个样式西街没有吧。”
宋听竹转身跟阿婆拿了条粉色的。
小姑娘爱美,平日里便喜欢掐些娇俏的花儿别在发间,尤其喜爱粉色,方才他便瞧见小丫头视线频频落在这根彩绳上,于是便给她选了这条。
刘小妹拿到彩绳,心里头还是高兴的,可嫂夫郎也太能花银钱了,这才逛了两条街,挖草药赚来的铜板已经花掉了小半,她要是再不拦着点,怕是不出北街便被花了个精光。
“阿婆,您这些泛黄的白麻纸怎麽卖的?”
刘小妹叹气,又来。
“啊?你说啥,俺听不清啊。”
宋听竹提高了些嗓音,“您这些纸卖吗?”
“你说纸啊,卖,二十个铜板全拿走。”
二十文!好贵!
刘小妹连忙拉住自家嫂夫郎。
“咱只剩下四十文了,家里也没有能用到纸张的地儿,还是别白花银钱了。”
宋听竹道:“怎会用不到,後日你跟宁哥儿就要开始跟着习字了,没有纸笔怎麽行。”
说着便将手中铜板递了出去。
“小夫郎你拿好哈,这纸好着呢,只是沾了水汽泛黄罢了,要不是我那孙子说死说活不肯用,老婆子我还舍不得摆出来卖哩。”
确实是好纸,镇上书铺他方才去过,一刀最便宜的黄麻纸要价七十文,成色稍好些的白麻纸,比黄麻纸贵出二十文整。
都道寒门难出贵子,读书这般耗费银子,又有几户人家能负担得起。
宋听竹在心中感叹一番,接过阿婆包好的麻纸,谢道:“谢过阿婆。”
“啊?你还要啥?”
“不需要了,阿婆忙着,我们这便走了。”
扭头见小妹一副看败家子的模样瞧着自己,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他笑着对小姑娘说:“有舍才有得,况且我买的正是眼下需要的,不曾浪费一分银子。”
刘小妹撇嘴,“给夏哥儿买面人儿也是需要的?”
便是最便宜的面人儿也要三文钱,能买一个大肉包子了,吃了既顶饿又解馋,不比买面人儿强。
宋听竹看着小脸儿上满是笑容的夏哥儿,温声说道:“能让人开心便是需要的。”
花了银子的能不开心嘛。
刘小妹在心里嘀咕,好在嫂夫郎终于收敛了些,没再乱花银钱。
三人出了北街,便到西市去寻阮秀莲跟唐春杏。
待从巷子出来,宋听竹身形踉跄一下险些跌倒,幸好刘小妹眼疾手快将他扶住。
“小叔麽……”夏哥儿仰起脑袋,小脸儿上满是担忧。
“没事。”他牵起嘴角,安抚二人,“只是有些逛累了。”
方才被集市里各类叫卖声吸引,没觉着多累,这会儿出来便觉着双腿有些使不上力气,靠坐在墙根下的石头上歇息片刻,这才恢复了些。
他起身道:“走吧,去找娘跟大嫂。”
西市离着北街不远,步行小半刻钟便到。
“你咋这黑心,芹菜又不是啥稀罕物,旁人都卖两个铜板一捆,咋就你卖三文?”
“咋就不能卖三文,我家这芹菜择洗得干干净净,半点泥水都不带,回家稍一冲洗便能炒来吃,你咋不说我还搭了几颗萝卜呢,单独卖还要半个铜板哩。”
三人刚到西市,便瞧见阮秀莲因为菜价跟人吵嚷起来。
那婆子图省事想买清洗好的,又舍不下银子,便想砍砍价,可她说话实在不中听,阮秀莲也不是个受气的,当即便叉着腰怼了回去。
唐春杏在一旁,帮腔道:“想图省事又不舍得花银钱,合着天底下好事儿全让你一人占了去!”
婆子一人说不过两张嘴,本想占便宜,不成想却招来一身腥,一群来买菜的妇人瞧见,投来不少鄙夷的打量。
“这不是苗婆子吗,今儿又来讨便宜啦?可惜你找错人咯,秀莲妹子可不是任人欺负的主儿。”
“嫌贵就挑便宜的买,市集上卖菜的摊贩那麽多,别说两文一捆,便是不要银钱的也有呐。”
这是嘲讽她只配吃卖不出去的烂菜叶子呢!
苗婆子拉下嘴角,一张老脸黑成锅底。
“不买菜的都让让,这芹菜瞧着既新鲜又干净,大妹子给我来两捆,再来半捆韭菜,拿回家包肉馅饺子去。”
“这萝卜不错,给我来一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