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听竹平日没少被小丫头打趣,早已习惯,不过被小妹瞧见同夫君举止如此亲密,还是忍不住有些耳根子发热。
他收回跟汉子牵在一处的手,佯怒道:“哪日你若寻得了夫君,我可要同妹夫好好说道一番。”
刘小妹鼓起面颊,“嫂夫郎真小气,不就瞧你们拉个手,还告上状了。”
宋听竹闻言笑出声。
让汉子帮忙打了桶水,边清洗着今日挖来的草药,边问小妹,“怎麽没瞧见娘跟大嫂?”
“小鹏哥过两日要娶亲了,婶子来找娘和大嫂帮忙,得晚点才能回呢。”
“那便等她们回来再烧菜吧。”
“爹也是这麽说的,我先处理好,等娘跟大嫂一到家就能起锅。”
宋听竹点头。
刘家兄弟俩劈完柴,打扫完鸭舍鸡圈,也搬着小凳坐过来帮着清洗草药。
一家子蹲坐在院子里,边忙活边闲聊。
家里晒干的草药积攒了不少,等手头上这些晒干,便一起背到镇上卖掉。
刚收了麦子粮食还够,过阵子交了夏税,若是还有富馀,就先将借张地主家的五两银子还上,一直拖欠着猛子那头也难做。
阮秀莲不在,刘爹这个当家做主的便站出来说了两句。
几个小辈点头,夏哥儿也跟着摇头晃脑。
刘小妹道:“我还绣了不少帕子荷包呢,前阵子一直没拿去卖,这回拿到镇上,少说也能卖个四五十文。”
“小妹赚的银钱自己留着,虎子跟竹哥儿也是,你跟猛子只用每月交给你娘二百文公中银钱就成。”
刘大生还能挣银子,手上也攒了些,小两口过日子不容易,欠下的饥荒他跟老伴儿也能还上。
宋听竹却道:“爹,这银子是为娶我进门借的,没道理让您跟娘帮着还,我跟夫君年纪尚轻,银子花没再赚就是。”
说着举起手里的辣蓼草,半开玩笑似的说:“银子的事儿您跟娘不必发愁,要不了多久咱家就能开起酒铺,到时您跟娘只管坐在柜子後头,勤等着数银子便好。”
刘猛是信任自家二弟跟弟夫郎的,可这赚银子的话说了个把月,连个影儿都没见着,不禁问道:“弟夫郎,你不是要酿酒吗,现下眼瞅着都要立秋了,咋还不开始?等入了三冬,大夥开始猫冬,镇上可就没啥人出来做买卖了。”
“便是入冬才好酿酒。”宋听竹笑着解释,“冬日里温度低,便是放久了也不用担心粮食沤坏,若是酿好了待来年开春,窖藏了一整个冬季的烧酒,味道只会更醇厚。”
莲溪镇少有人家酿酒,大都自家随便酿个清甜米酒,逢年过节喝上几大碗也不会醉,而这种浊酒卖不上价,宋听竹要酿的是府城丶京都才有卖的烧酒。
酿造烧酒需要特制的器皿,他托田乐做的便是缩小版酒甑,只是不晓得能否行得通,若是不成还得做进一步改善。
一家人见他胸有成竹,又想着宋家可是靠酒水发家的,宋听竹作为宋家人,酿酒自是没问题。
其实不然,宋家是做酒水生意的没错,但论酿酒柳家能甩宋家十条街,柳家便是宋听竹娘亲柳月吟的娘家。
娘亲进门後,宋家也陆续办起制酒厂,只是味道比起外公刘永峰酿的,差距甚大。
“娘丶大嫂你们可算回来了。”
宋听竹走了神,听见小妹唤出声方才回神。
阮秀莲喝口茶水,润过嗓後道:“你婶子给大鹏寻了门好亲事,说起来玲丫头跟咱家还是出了五服的亲戚呢。”
刘大生道:“可是刘岩家姑娘?”
“正是她哩。”
“这丫头是个好的,彭小子娶了刘玲儿,往後日子定能过得顺心。”
阮秀莲笑着道:“可不,我也是这麽跟六妹说的。”
“对了竹哥儿,你六婶子想请你那天去帮忙记礼,让我帮忙问问你有空不。”
“有空,便是六婶儿不提,我也是要问上一嘴的。”宋听竹面带笑意,主动问道,“喜字儿可找人写了?若是没有我便帮着写几个,再写两副应景的楹联,贴院门上添个喜气儿。”
“这倒没注意,不过想来应当是还没来得及,前一阵子大夥都在田里忙活,哪有空暇时间到镇上找人写字儿。”
宋听竹点头,“明儿一早我便写好,再麻烦大嫂帮着跑一趟,给六婶儿送过去。”
唐春杏摆手,“啥麻烦不麻烦的,左右都要去蔡家换豆腐,顺路的事儿。”
-----------------------
作者有话说:等俺,已经有两千存稿了,明天一定能更5000+!
[撒花][撒花][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