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刘家摊子前,刘小妹瞧见几个壮汉靠近,心中警铃大作,扯着自家嫂夫郎袖口,有些慌张地道:“嫂夫郎,那几个人不会是来咱摊子上闹事儿的吧?”
她方才便瞧见了,只是自家摊子刚开张,也没得罪过人就没多想,眼瞧着那夥人直直朝自家摊子方向走来,这才慌了神。
见小妹满脸慌张,宋听竹安抚道:“别怕,那些人你二哥认识,不是来找咱麻烦的。”
刘小妹点头,可还是忍不住往大嫂唐春杏身後躲了躲,实在是因为那几个汉子长相太魁梧,瞧着便不像是好相与的。
陈老大不知自己长相吓到了人,这会儿正领兄弟们招摇过市,嘴里大声嚷着新开的酒肆在哪儿。
“哪是酒肆,是个小摊子,瞧着好像今儿刚开张。”
“外头的酒水哪有酒楼里的好喝,咱还是去四季酒楼,叫上两个下酒菜,屋里头燃着火盆,吃着多美。”
“你懂个屁,喝了十来年,你们没腻我都腻了。”
“来都来了,要不尝尝再说,我瞅着还能免费品尝个小半杯呢。”
“自家酿的清酒,有甜口辣口,还能免费品尝,瞧一瞧看一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摊子前,刘虎当没瞧见一行人,还在卖力吆喝着。
陈老大见了,嘴里咕哝道:“一块在码头做工那会蔫头耷脑的,还真当他对啥都不感兴趣,想不到娶了媳妇儿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陈老大,你搁哪嘀咕啥呢?”
“没啥,走,咱也去尝尝。”
刘家摊位巴掌大,五个壮汉围上来,将空间挤得满满当当,百姓瞧见当是来找茬的,纷纷抻着脖子往这头瞧。
几人瞧着聚过来的百姓越来越多,这才故意提高嗓门,干起正事儿。
陈老大捏着酒盅,大声嚷道:“小兄弟,你这摊子上的酒水闻着,咋跟我在酒楼里喝过得不太一样?”
刘虎哪里晓得为啥,只得回道:“这是我媳妇儿酿的。”
陈老大:“……”
干正事呢,你小子暗戳戳炫耀个啥,当谁没个媳妇儿似的!
“哦,原来是你夫郎的独家秘方啊,不瞒你说,老哥我喝过的酒比水还多,这酒一闻就晓得不是咱镇子上的人酿造出来的。”
宋听竹笑着道:“这位大哥猜得对,这酒的酿造的法子,是我偶然间从府城一位老师傅那得来的,不说莲溪镇,便是常山县也再寻不到第二家卖的。”
“哟,那可是稀罕物啊,我可得好好品品。”
一盅酒小半口不到,故此陈老大喝得格外珍惜,用上唇抿着,咂吧着嘴道:“不愧是府城才有的清酒,喝起来口齿留香当真不错!就是过于甜了,我喜欢劲儿大的。”
宋听竹给汉子倒了杯辣酒,“甜酒适合不太会饮酒的汉子跟女子小哥儿饮用,大哥喝不惯,可以尝尝我们刘记酿的辣酒。”
“成。”
说罢举杯一饮而尽。
陈老大身旁的几个汉子眼馋得紧,搓着手道:“我们也尝尝。”
五人都是爱酒的,好酒次酒光靠闻就能辨出个五六分,刘家酿的酒,老远就能闻见酒香,凑近了嗅闻,更是馋得人能将肚里的酒虫勾上来。
可惜一杯酒太少,还没品尝出啥滋味就没了。
韩琪舔着嘴巴,一脸意犹未尽:“大哥,这酒味道醇香的嘞,劲儿再大点,都能跟四方斋的琼瑶玉露一争高低了!”
陈老大点头,“清酒还是不如烧酒喝着劲儿大,但咱又不是啥富裕人家,哪能天天喝烧酒,我喝着小兄弟摊子上的清酒就不错,味道醇香,比寻常酒水还要耐喝些。”
陈老大在镇上也算是个名人,这酒连他都说好,那指定是差不了,一衆围观百姓遂纷纷冲上前品尝。
“别说,这酒喝着跟别处还真不一样,酒香更浓郁,仔细品还能尝出粮食的味道来,听家中老一辈会酿酒的说,只有用新粮酿出的酒水,口感才会这般顺滑。”
“可不,俺媳妇儿年前用陈粮酿的黄酒,喝起来直喇嗓子!”
大夥对刘记酒水赞不绝口,想着这般品质的酒水,价钱定是不会低了,便犹豫着问:“这位夫郎,你们摊子上这酒咋卖的?”
宋听竹道:“散称甜酒四十文一斤,辣酒三十五文一斤。也有半斤小酒坛装的,价钱比散称要贵上一文。”
那人一脸吃惊。
竟比镇上酒肆里卖的,还便宜上半文哩!
于是忙掏出银子,“小老板给我来上两坛子,明儿去岳家带给我那嘴叼的老岳丈尝尝。”
“小兄弟,也给我来两坛子,不,来上两斤,我家就在附近,我这便回去取酒坛,可得给我留住咯!”
-----------------------
作者有话说:开业大吉[撒花][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