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惊鸿照影来txt > 第20章 暗室微光与惊鸿初现(第1页)

第20章 暗室微光与惊鸿初现(第1页)

安全屋的生活,因为林薇开始参与内勤情报工作,而呈现出一种与之前训练和外勤截然不同的节奏。这里没有枪林弹雨的直接威胁,却充斥着另一种无形的硝烟——信息的甄别、真伪的辨析、蛛丝马迹的串联,以及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暗流涌动。

她的工作地点,从训练场和狭窄的卧室,转移到了安全屋地下深处的一间经过特殊隔音和屏蔽处理的暗室。这里被称为“分析室”,空间不大,陈设简陋,只有几张拼接在一起的长条桌,上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文件、档案袋、电报抄录稿、报纸剪报,以及几台这个时代算是先进、但在她看来颇为笨重的打字机和密码机。空气中弥漫着油墨、旧纸张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用于防潮防蛀的樟脑丸气味。

陈锋是这里的实际负责人。他依旧沉默寡言,但对待工作的严谨和专注,让林薇暗自敬佩。他分配给林薇的任务,最初是基础性的——协助整理、分类近期从各个渠道汇集而来的海量信息,从中筛选出可能与日方活动、黑衣人势力、乃至“星陨”、“九鼎”等关键词相关的片段。

这些信息庞杂而琐碎,有巡捕房的例行通报,有报纸上的社会新闻,有监听记录的只言片语,有码头工人的闲谈记录,甚至还有一些看似无关的商业往来账目。就像是在一堆混杂的沙砾中,寻找可能存在的金屑。

林薇很快便沉浸其中。前世作为文物修复师所培养出的耐心、细致和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在这里挥了巨大作用。她不像其他一些初涉此道的人那样急于求成,而是像对待一件亟待修复的珍贵文物一样,先将信息按照来源、时间、类型进行初步梳理,建立索引,然后再逐条审阅,寻找其中的矛盾、关联和异常之处。

她现,许多看似不起眼的信息,当被放在特定的背景和时序下相互印证时,往往会浮现出意想不到的价值。例如,一条关于某日本商社近期频繁购入特定型号蓄电池的记录,与另一条关于日占区某废弃仓库夜间有异常车辆进出的目击报告相结合,就可能指向一个秘密的无线电监听站或者某种需要大功率电源的设备隐藏点。

陈锋偶尔会站在她身后,沉默地观察她的工作方法,虽然从不评价,但林薇能感觉到他目光中的认可在逐渐增加。几天后,他开始让她接触一些经过初步筛选的、密级更高的电报截获内容和部分潜伏人员回的书面报告。

这些信息更加敏感,也更加扑朔迷离。林薇从中看到了一个比想象中更为错综复杂的上海滩。除了明面上的日伪势力和己方力量,还有英美法等国情报机构的暗中角力,苏联特工若隐若踪的身影,青帮洪门等江湖势力的盘根错节,以及一些目的不明、身份成谜的独立行动者(比如那伙黑衣人)的活跃。

她就像是一个站在巨大迷宫边缘的人,之前只是窥见了其中一两条岔路,而现在,整个迷宫的复杂轮廓才开始在她面前缓缓展开。

这天下午,林薇正在分析一份关于日本海军驻沪部门近期人员调动异常的报告,试图将其与之前破译的父亲笔记中提到的某个日期和方位进行关联,陈锋拿着一份薄薄的、封面印着红色“绝密”字样的文件夹,走到了她的桌前。

“林小姐,”他的语气比平时更加严肃,“这份资料,先生吩咐,交由你分析研判。阅后即焚,不得记录,不得外传。”

林薇心中一凛,知道这必然是极其重要的核心情报。她接过文件夹,入手很轻,但感觉却沉甸甸的。

陈锋没有离开,而是站在一旁,显然负有监督之责。

林薇深吸一口气,打开了文件夹。里面只有寥寥几页纸,并非具体的情报内容,而是一份……计划纲要。标题是几个遒劲有力的毛笔字——《“惊鸿”计划初步研判与风险评估》。

“惊鸿”计划!

林薇的心脏猛地一跳!这是她第一次,如此直接地接触到沈惊鸿背后那个庞大组织的核心行动名称!而且,这个计划的名字,竟然与沈惊鸿本人的名字如此契合!这绝非巧合!

她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仔细阅读起来。

计划书的内容言简意赅,甚至有些语焉不详,显然是经过高度概括和加密的。但结合林薇已有的认知,她还是从中解读出了令人震惊的信息:

第一,“惊鸿”计划的核心目标,并非简单的对日情报战或破坏活动,而是——定位、确认并最终“控制”或“确保”那个被称为“九鼎之秘”的、可能存在的上古遗存或能量源!计划书中用了“确保华夏气运根基不失”这样的字眼,其战略高度和潜在影响,远常规的军事或政治斗争!

第二,计划目前处于初步阶段,主要任务是搜集、破译一切与“九鼎”、“星陨”、“密钥”相关的线索。父亲林翰文的现,被列为计划启动的关键诱因和初始情报来源之一。计划书中明确提到,“林氏遗稿及关联物(指木匣)为关键突破口,需全力追查、保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三,计划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除了来自日方“樱”机关等明面敌人的激烈争夺,还有来自“第三方未知势力”(明确指向抢夺木匣的黑衣人及其背后主使)的严重威胁。计划书特别强调,该第三方势力“行动诡秘,手段狠辣,意图不明,危险等级极高”。同时,计划也提及了来自“内部其他派系及国际势力”的潜在干扰和觊觎,措辞谨慎,但暗示了形势的复杂性。

第四,计划书中提到了几个关键节点和下一步行动方向:其一,全力救治并确保秦守仁的安全,争取其合作,解读更多古老符号的含义;其二,追查黑衣人势力及其抢夺木匣的目的;其三,利用已获得的“星陨之钥”碎片(显然指的是那枚古玉璧,计划书认为它已成功“投放”至山口处,可作为后续追踪的诱饵),顺藤摸瓜,寻找其他碎片及“锁”的所在;其四,加强对东北地区异常活动的监控,核实父亲笔记中关于“矿藏”、“信号”等线索。

最后,在风险评估一栏,用朱笔醒目地标注着:“此计划关乎国本,然亦如履薄冰,一步踏错,恐引滔天之祸。执行人员需兼具忠诚、能力与……牺牲之觉悟。”

寥寥数页,信息量却庞大得惊人。林薇合上文件夹,久久无言。她终于明白,自己卷入的是一个何等宏大而又危险的旋涡。“惊鸿”计划,更像是一场围绕着虚无缥缈却又可能真实存在的“国运”而展开的、越时代的隐秘战争!

而她林薇,因为父亲的遗泽和自身的特殊(无论是穿越还是与符号的共鸣),从一开始就被置于了这个计划的关键位置。

“看完了?”陈锋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林薇点了点头,将文件夹递还给他。陈锋接过,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径直走到角落的一个特制铁皮火盆旁,划燃火柴,将那份绝密文件点燃。橘红色的火焰跳跃着,迅吞噬了纸张,化作一小堆灰烬。

“先生让你看这个,是让你明白,你现在所做的一切,意义何在。”陈锋转过身,看着林薇,眼神依旧没什么波动,但语气却带着一种沉重的力量,“也让你知道,你肩上担着什么。”

“我明白。”林薇的声音有些沙哑。她确实明白了。之前的种种疑惑、危险和挣扎,此刻都有了一个清晰的指向。她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而是“惊鸿”计划中,一枚或许微小,但却至关重要的齿轮。

“关于那个第三方势力,”林薇想起计划书中的描述,问道,“除了抢夺木匣和博古斋外的袭击,还有其他线索吗?”

陈锋沉吟了一下,似乎在选择可以透露的信息:“我们排查了近期上海及周边所有异常的人员流动、资金往来和黑市交易。现有一股来源不明的资金,通过极其复杂的渠道,在暗中收购一些……很特别的东西。”

“什么东西?”

“与古代祭祀、星象、风水,甚至是一些……传说中能沟通天地、蕴含特殊能量的‘法器’有关的物品,无论真假。”陈锋的眉头微蹙,“而且,他们对带有类似你父亲笔记和那玉璧上符号的东西,表现出乎寻常的兴趣,出价极高。行事风格,与那伙黑衣人很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