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看到始皇帝在密折的末尾,问扶苏,名为何故?
扶苏自幼承训专研儒家经典,如何不知?他的名字源于《诗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扶苏便是枝叶繁茂的大树。
始皇帝密折写到此处,便再未有何殷切言语。
但只此一问胜过千言万语。
扶苏也不禁扪心自问,自己成长为父皇心中的大树了吗?自己能为大秦治下的黔首们遮风避雨了吗?
答案是未知的。
他也渐渐明白父皇为何求长生。
“既是要迎接神使初临咸阳,先前的安排便不够盛大,您认为呢?”扶苏掩去胸中激荡,问向冯去疾。
冯去疾轻轻颔首,提议道:“先前公子送来的九鼎尚未举行任何仪式,原想着等陛下东巡结束後再行商议。如今不若在陛下回归那一日一起举行告慰先君的祭祀?”
九鼎归秦,这是始皇帝梦寐以求的“天命所归”的证明。告慰先君,也是感谢祖先庇佑,证明秦统一天下丶获得九鼎是继承并发扬了先王遗志。
“诸位还有什麽好的提议?畅所欲言。”
大臣们积极发言:“既为玄鸟神使,大秦尚黑崇玄。不若准备青铜玄鸟礼器,或者雉鸟羽饰的华盖?”
扶苏颔首:“可。”
“神使的位置紧随在陛下之後,还是安排在李相之後?”
冯去疾捋了捋胡须:“到时见机行事。”
“乐舞中仿佛有些是模仿鸟鸣,旗帜和帷幔也添一些金色丶玄色,如何?”
“行。”扶苏道。
“前年不知哪个地方献上的白雉可还安好?”
渐渐的,问题越来越离谱。
直到有人混迹在其中,问出石破天惊的一句:“神使为女子,何不为她准备些相貌堂堂风仪有加的男子?”
此话一出,整个宫殿霎时安静了下来,发出此问的官员默不作声丶若无其事地回视。
只要他稳得住,不好意思的就是别人。
“食色性也,神使不也有人的性质?大秦男儿仪表堂堂品貌俱佳,如何不能侍奉神使?”
扶苏脑中想了想,不行!礼法森严,如何能向神使进献男色,完全不符合朝廷的礼制。可是。。。。。。叔孙博士说的也不无道理。。。。。。不行!这是荒唐何逾矩的行为。
万一呢。。。。。。不行,此等低级丶愚蠢且谄媚的行为,毫无价值。不必再想,若是冒犯神使,那便是得不偿失了。
-
沉重的车轮碾过黄土夯实的驰道,林凤至掀开车帘,将震天的山呼抛却耳後,一双明亮的眼睛穿透喧嚣,冷静地打量这座名为咸阳的都城。
咸阳建于关中平原中部,地势平坦而广阔,可以兴建大规模的都城宫殿。秦人向来求大丶求多,所以都城庞大丶宫殿建筑成群,夯筑高台,密集排布,甬道相连,依山傍水而布。以天象布局,成天人合一之境界极为壮观。*
譬如渭水对应银河,咸阳宫对应北斗星。
天空中是翻涌的玄色浪潮,无数猎猎作响丶绣着兽纹的旗帜在空中飘扬。
前方是始皇帝的金根车。
她的车架後是李斯的车架,足以体现始皇帝对林凤至的重视。
李斯也毫无怨言地让出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如果他还不能从这些日子的遭遇和始皇帝的态度中察觉端倪,他这辈子就白混了。
赵高死了,具五刑加上夷三族。始皇帝不是滥杀无辜的君主,赵高一定犯了始皇帝无法包容的大罪。
坊间流传的因献上方士欺骗始皇帝让他吃下会短寿的金丹只是表面的原因。
他曾任廷尉一职,参与编修大秦律法,对大秦律法了如指掌。具五刑主要针对"夷三族"的重罪犯,是大秦震慑叛乱的核心手段。
赵高如何叛乱了?
结合之前去往彭城时赵高找自己的谈论的话,再思及赵高亲近的皇子胡亥近来不见身影,听说身体抱恙难以行走。
李斯冷汗直流。
他非常清楚自己是什麽人,他贪恋权势却十分聪慧敏锐,他已经猜到始皇帝为什麽要这样对他了。
他心中不仅没有不忿,反而是感激。
君臣一场,如此大罪,始皇帝竟然还留他一命,予他富贵权势。
实在不能不让年过六旬的李斯感慨万千。
至于始皇帝如何知道,玄鸟神使都出来了,还有什麽不可能的?
即便是陛下又给他找了活干,李斯也只有感动的份儿。陛下不想杀他,心中有他。
为此,李斯忙完高炉钢铁厂的安排後,又哼哧哼哧加班加点弄出来一份新的南征百越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