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笔趣阁 > 第59章 第 59 章 博浪沙与张良(第2页)

第59章 第 59 章 博浪沙与张良(第2页)

【神使乃玄鸟化身的使者,想来人间的亲缘并非她真正的亲缘。】

于是,嬴政开始试探林凤至。他旁敲侧击地和她谈及“家乡”时,她第一反应果然不是湘山。她还有眼中无法作僞的迷茫与渴求。

图书馆收录浓墨两家的书目需要她审核,她几乎没有掩饰自己,即便是当着嬴政的面,在和墨家弟子提及一些原理时偶尔会用到“我们那儿管这个叫。。。。。。”丶“这其实是一种物理现象。。。。。。”这类古怪的丶全然不似仙家玄奥之语的词句。

除此之外,玄鸟再也没有出现过。

一次也没有。

其实如今细想,她的马脚暴露得够多了。

只是他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接受。

她所带来的一切,诸如精巧的器械,高産量的种植方法,对人才的培养,乃至于对以往历史的说辞,虽然神异,却都实实在在作用于这凡尘俗世,旨在富国强兵,安顿民生。

它们提升的是“生”的质量,而非指向虚无缥缈的“不死”。

一个念头,如同这清冷的月光,缓慢而坚定地刺入他的脑海:

她或许来自一个远超大秦的文明,懂得匪夷所思的知识,但她。。。。。。并非餐风饮露丶与天地同寿的神仙。那麽,她所知的“长生”,或许也并非朕所追求的长生。

这个认知,并未带来预想中的雷霆震怒。

相反,一种巨大的丶空寂的平静笼罩了他。

原来,这世间,终究没有不死药。

他缓缓擡起手,月光透过指缝,洒在他依旧刚毅丶却已刻上岁月痕迹的脸上。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了然,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解脱。

若长生是虚妄,那他与历代先王,与天下芸芸衆生,在生命的终点面前,终是平等。他穷尽半生,试图遍寻海外仙山,曾经厚待方士术士,原来追逐的,竟是一场镜花水月。

那麽,他这孜孜以求的一生,意义何在?

嬴政深深吸了一口清冽的空气,目光逐渐从迷惘转为锐利,如同淬火後的精钢。

既然天命有常,寿数有尽,那他更要在这有限的岁月里,燃烧出足以照耀万世的火光。他要扫平六合未尽之馀孽,推行郡县以定万世之基,修筑驰道以通天下血脉,统一文字度量衡以熔铸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秦。

长生不可得,那便求不朽。

以这煌煌功业,刻于青史,镇于九州。

他转身,走回室内,步伐沉稳而坚定。

案头,是堆积如山的各地奏报。他提起朱笔,不再去想那虚无缥缈的仙界,而是将全副精神,投注于眼前这万里江山的社稷苍生。

如果长生注定无望,就让大秦万世永系。

林凤至不是神仙,于他而言,或许更好。

墨家农家乃至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哪一个不在她带来的学识中改变自己?

她带来的,是能让大秦强盛的实学,这比一百颗虚无的长生丹药,更为可贵。

这一刻,嬴政似乎真正开始从对长生的渴望,回归到对大秦更深的掌控。

他的野心从未熄灭,只是转换了方向。

-

月光敲打着破败的窗棂,探入一丝光亮。张良蜷缩在一间废弃的粮仓角落,就着摇曳的油灯,仔细擦拭着手中的青铜剑。

剑身上的“张”字铭文已被磨得模糊不清,就像他记忆中韩国的模样。

“三金,五十钱。”他低声自语,声音在空荡的仓廪中显得格外清晰。这点钱财,莫说置办如博浪沙时那一百二十斤的铁椎,便是雇佣一个像样的刺客也远远不够。

窗外忽然传来马蹄声,张良敏捷地吹灭油灯,隐入黑暗。一队秦兵举着火把经过,甲胄t碰撞声在寂静的夜中格外刺耳。

“仔细搜查!陛下东巡在即,任何可疑之人都不能放过!”

待马蹄声远去,张良缓缓坐回原地,从行囊最深处取出一个油布包。里面是一卷《韩非子》,书简的边缘已被摩挲得光滑如玉。

这是父亲张平留给他的最後一件礼物。

“子房,为相之道,在于明势。”父亲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那时的他,还只是新郑城中那个沉浸在书简里的相门公子,最大的烦恼不过是背不出《洪范》要被先生责罚。谁能想到,转眼间,秦军破城,张家五代经营的相府在烈火中化为灰烬。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那是博浪沙行动的前夜,与今夜何其相似。

他伏在驰道旁的灌木丛中,身旁是那位来自东海的大力士。一百二十斤的铁椎就埋在三尺外的土里,上面覆盖着新鲜的草皮。

“明日辰时。”力士低声道,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张良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越过驰道,望向远方新郑的方向。那里有他再也回不去的故国,有他葬身火海的亲人。

十年了。

自韩国灭亡,他散尽家财,弟死不葬,走遍齐鲁,遍访豪杰,等的就是明日这一击。铁椎掷出的那一刻,他要让嬴政知道,这世上还有不屈服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