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秦朝果然很有料 > 第13章 走马灯 穿堂风涌入湘君祠垂下的(第2页)

第13章 走马灯 穿堂风涌入湘君祠垂下的(第2页)

县令想得要更多一些,方才衆人都被林凤至神异手段吸引时,他的目光被垂下的布匹勾住。如果县中人人都可织出又宽又长的布匹,何愁没有销路,何愁官运不通达?

县令积极问道:“这是如何织成?”

林凤至两眼一闭,娴熟地开始编:“我见族中女子织布时用腰机,做久了腰疼脖子酸不说,织出来的布匹也不宽。我就想,怎麽样才能让布更宽丶织得更快,幸得湘君点拨,制出了斜织机。。。。。。”

县令和昭氏族长闻弦琴而知雅意,先是夸赞了一番湘君爱民之心丶林凤至的巧思,随後隐晦地问询斜织机作价几何,林凤至有什麽条件都可以提一提,他们表示可以尽量满足。

林凤至微微一笑,湘山一带的势力终于向她敞开。

没白费她的学识和辛苦。

她一一说出自己的条件,她对县令说道:“不知县令哪儿可有精通农业稻作还有种麻的人手,若是没有,有农书也可以。我们族中渔猎丶织布都有好手,唯独侍弄田地。。。。。。”

为什麽要找县令要农业相关的书籍和人才,林凤至也是考虑和打听过了。县令是秦国大将军王翦灭楚时随军的文官,秦国打下楚国後分地置郡县,他也就成了此地的一个县令。但他时常与咸阳有书信往来,人脉也是昭氏和屈氏所不能比拟的。

而且县令能和胜宽这个墨家弟子做朋友,说明他心中对其馀学派的抵触心不强。林凤至还从胜宽那里打听到,县令确实是有农家的好友。

县令略做思索,很快同意了。林凤至没必要骗他,三天就能织出一匹布,可想而知日後需要多少苎麻,可不得早早备下。

昭氏族长顿时也没辙,他们久居云梦泽,其实在侍弄田地这块也没什麽发言权,因为他们也是火耕水耨。

“族长,不知你族中之人是否愿意到湘山来做工。男子做斜织机,女子就用斜织机织布。先做好的部分供给我们族中,其馀布匹由县令与族长卖出,利钱我们三方平分。而一月之後,不论是县中还是云梦泽,都可以用湘君赐予我的斜织机。”

柯珞人总共才几百人,根本不可能完全吞下斜织机能産生的利益。林凤至也希望柯珞人过上有一技之长丶富足祥和的日子。

林凤至很清楚,现在已经有了斜织机的初版,她无论如何都不能也不会阻止技术的革新与进步。与其等别人来偷师,不如先定好规矩,从中获取利益t,多方共赢。

所以她着重强调了利钱三分和湘君赐予。

利益捆绑和真·举头三尺有神明。

而且,林凤至也相信,目前织布机的更新换代,没有人比她更了解。

即便县令和昭氏族长以後起了贪念意图独占布匹生意,林凤至一来不是吃素的,不会坐视此等事情发生,二来,她可没说她掌握的技术只有织布机哈。

造纸印刷丶精盐火药,她都可以尝试。

“好啊。”昭氏族长开始构想,布匹到手後卖给哪些人。他们昭氏有船,可以到云梦泽水网密布的地方售卖。

他当即点了一批人,要他们跟着林凤至,剩下的人他再送过来。

也是出乎意料的雷厉风行了。

县令深深看了林凤至一眼,像是重新认识了她:“大巫,这布若是比寻常布匹便宜丶不,即便是价钱一样,黔首们也会对它趋之若鹜的。你可想好了接下来要如何应对?”

林凤至一笑:“我年少,很多事都不甚明了,可不是还有您和昭氏族长吗?”

县令终是一笑,带着亲信离开了湘君祠。

热闹的湘君祠渐渐冷淡下来,只剩下柯珞人。

以及一直在等待的胜宽。

胜宽仍在思索,林凤至是如何做到的。他只能推测出湘君降临时所用的原理,其馀的他实在是想不明白。

现在林凤至终于闲了下来,他迫不及待地问她:“你们用布匹将湘君祠围起来,是要降低光的亮度,在布上开个小洞,是为了让湘君显现在祭坛上。但是我始终想不明白,那雷鸣声响,你是如何做到的?”

胜宽是墨家弟子,林凤至也不意外他能知道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孔成像最早的记录在战国时期,被墨家学者记录在《墨经》中,在书中,称小孔成像这一现象为“景倒”,当时的墨家人已经窥探到小孔成像的核心原理了。

他们还通过实验指出,光沿直线传播,物体不同部分的光线穿过小孔後交叉投射,导致像的倒立。

“你确定要知道吗?”林凤至挑挑眉。

胜宽抓耳挠腮,他甚至雷鸣或许涉及到林凤至的秘密,但答案就在眼前,他咬了咬牙说道:“朝闻道夕可死矣,无论如何,我也想知道。”

火药是无差别的大杀伤力武器,林凤至不会轻易将它的配方交给别人。

“现在,我还不能告诉你。”

意料之中。

胜宽略微失落,很快察觉到林凤至的用词。

“很快”。这不就是说明日後他还是能知道吗?

胜宽重新振奋起来。

林凤至却与他说起了斜织机:“方才你也听到了,昭氏会派人来做斜织机。这两日我们族中也在做斜织机,我发现,如果斜织机只由一个人来组装,那七天也难成。但若是将选材丶锯木丶打磨丶组装这些工序分由不同工匠完成,一日就能有两架斜织机组装完成。”

胜宽惊讶地看向林凤至。这样的分工模式,他只在秦国的官营作坊中听过。

在墨家尚未彻底分开前,他同相里墨还有联系。在信中,他们不无自得地提到秦国的分工丶标准化和责任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之下,生産武器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帮助秦国在一统六国的大业上越走越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