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竹马在上知乎 > 第103章 质问 为之坚守的(第2页)

第103章 质问 为之坚守的(第2页)

“殿下这边请。”

厚重的殿门被缓缓打开,不同于坤仪宫,乾元殿里为了皇帝养病,几乎重重帷幔包围之下不见天日,待到身後大门被再次关上,整座宫殿便好似提前入夜一般,穿过层层帷幔与隔间,江琛终于见到了皇帝。

“儿臣给父皇请安,父皇万安。”

皇帝此刻身穿一身龙袍,正襟危坐于床榻之上,虽看得出还有些虚弱之态,但也全然并非冯绪所说的那般病重,他见太子并不惊讶,嘴角倒是挂上了笑。

“皇後也没拦住你啊。”

“母後乃国母,大夏子民的母亲,儿臣乃太子,亦为百姓之储君,为民请命,母後为何阻儿臣?”

“为民请命。。。。。。”皇帝低低重复了一遍这话,再次看向太子的目光便带了些玩味:“是为百姓,还是为贺家?”

“为贺家,亦为百姓,贺家同样是我大夏子民。”

闻言,皇帝定定地看了江琛许久,随後淡笑着摇了摇头:“原本因着李鹭之事,朕还以为你如今已有了上位者的杀伐狠绝,可今日你能说出这话,便还是太过仁慈。”

“为君不仁,何为君?儿臣愚钝,还请父皇教导。”

“罢了,朕没这心情同你说这些,你今日来的目的,你我父子二人心里也都清楚,你既入了大殿,朕便也给你一个答案:李鹭之事,朕已做了最大让步。”

江琛擡起头定定望向皇帝,两人眼神碰撞在一起,都在彼此的眼中看出了审视,江琛确定皇帝是认真的,便也答道:“既如此,儿臣也对父皇明言:李鹭一日不下马,儿臣一日不罢休。”

“你要如何不罢休?”皇帝的语气里带上了几分威胁。

“父皇,若是您对军队的改革连年失败,需要倚仗户部来挪用国库平掉窟窿。。。。。。这一事,若叫大夏百姓知道,那皇室之。。。。。。”

“你大胆!”

一直被所有人按下捂着的事情被江琛一语道破,皇帝的脸上罕见地出现了气急败坏之色,江琛继续道:“还有前些年姚淑妃及母族的花销,虽说是您私库赏赐下去的,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是。。。。。。”

“放肆!”

皇帝霎时站起身,似是恨不得对太子动手,他原地来回踱步,思量片刻,对着江琛问道:“你这个太子,还想不想做了?”

“儿臣想不想做太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其位谋其政,这个太子之位儿臣可以不坐,但李鹭此人必除之!”

“你以为朕不敢废你?”

“父皇既有废了儿臣之心,当初又何必立我?”江琛不再退让,而是直面帝王:“李鹭不除,来日之隐患如何?难道还用儿臣提醒?”

皇帝被他如此质问险些气笑,他指着江琛问道:“你可知,为贺家翻案,代表着什麽?”

还能有什麽,不就是你和朝廷的面子?

江琛摇摇头,嘴角带上一抹浅笑:“父皇,你可知,不为贺家翻案,代表着什麽?”

皇帝似是没想到他反问回来,有些愣怔,江琛看到之後继续道:“眼下北疆之战已然吃紧,可大夏却难敌北狄军队,贺氏冤案一日不平,朝中将领便再难拼死效忠,若无良将守国门,父皇觉得,这夏京的繁华还能维持多久?”

“怎麽?难不成为贺氏翻案就能击退北狄?”

“能!”

皇帝简直不知他这底气从何而来,他重新坐回床沿问道:“凭什麽?凭贺知琚吗?”

“对,凭贺知琚,凭儿臣,凭火枪骑兵营。”

“你说什麽!”

“凭,儿臣与贺知琚训练出了一整支火枪骑兵营。”

这是皇帝从未想过的变数,他隐隐紧握双拳,不敢相信火枪不过面世不足一年,太子竟然训练出了一个营来!因着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他喉头翻滚几下,似是在挣扎一般,江琛见状,适时倒油:

“父皇,儿臣明白,您心中对夏军有着极高的期望,但这些年,周边异族多次来犯,加之您又不放心将兵权放给将领,导致大夏军队不断积弊,可儿臣有一法欲投军尝试,若父皇信得过儿臣,不妨以北疆战场为试验。”

“父皇,军人之忠诚从不因君王之疑而消退,他们忠君爱国,效忠敬爱的不仅是父皇,更是大夏子民,贺知琚曾多次提出要返回北疆前线,都被儿臣压了下来,儿臣知道,您不会放虎归山,但您却不知道,贺知琚若是在军中,能发挥出多大的力量。”

“父皇,任何人奔赴北疆都无法振奋军心,唯一能使将士们重燃热血的,是您对他们的信任和重视,为贺家平反,便是为大夏重铸屏障丶再塑脊梁。”

听到他的话,皇帝眼见愈发犹豫,见到他的态度已然松动,江琛郑重叩首,语气坚定:

“若父皇愿惩处李鹭丶为贺氏满门平反冤案,儿臣愿在此立下军令状,李鹭问斩次日,儿臣便率军北上,击退不了敌军,儿臣甘愿退位让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