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随风而逝电影简介 > 山雨欲来(第1页)

山雨欲来(第1页)

山雨欲来

第三卷《血沃千里》第一章

树洞之外,北国的春天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展现着生命力。积雪消融,露出下面去岁枯黄的草丛和黑褐色的泥土,溪流变得汹涌浑浊,带着冰块撞击的轰鸣声奔向黑龙江。林间充斥着万物复苏的喧嚣,鸟鸣兽吼,生机勃勃。

然而,在这片喧嚣之下,一种无形的丶令人窒息的低气压,正随着各路汇集而来的情报,沉甸甸地压在“树屋”据点每一个人的心头。

沈兰君面前的简易木桌上,摊开着几张质地各异的纸张。有王德贵通过死信箱送来的丶用针尖在锡纸内侧刻写的密信;有青禾冒险从医院带出的丶沾染着淡淡消毒水气息的处方笺背面的药水字迹;还有抗联总部通过电台发来的丶需要复杂密码本才能翻译的电文摘要。

所有的信息,都指向同一个方向——一场规模空前的风暴,正在迅速酝酿成型。

“……关东军驻黑河丶呼玛丶奇克各部,近期频繁调动,弹药给养补充量异常,远超日常驻防所需……”王德贵的信里透着一股惶惑。

“……重伤日军军官数量持续增加,皆由专车秘密转运,隔离区域守卫加倍。护士长私下抱怨,人手不足,且被要求签署额外保密协议……”青禾的情报印证了军事行动的升级。

总部的电文则更加宏观而严峻:“……据多方印证,敌酋冈村宁次已下达‘治安肃正’强化令,矛头直指我北满抗联各部。判断敌军将于近期发动代号或为‘铁壁合围’之大扫荡,旨在彻底肃清我根据地。各部需提高警惕,做好应对最困难局面之准备……”

沈兰君用炭笔在一张大的桦树皮地图上,将情报提及的日军调动地点丶物资囤积区域一一标注出来。很快,几个清晰的箭头便在地图上形成,如同几把巨大的铁钳,隐隐指向抗联主力目前活动的几片核心密营区域。

她的眉头紧紧锁着,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敌人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不再是之前小股部队的追剿或区域性清乡,而是一次战略级别的丶企图一举定乾坤的毁灭性打击。

“兵力丶火力丶後勤,鬼子这次是下了血本。”顾铁山低沉的声音在她身後响起。他不知何时走了过来,目光沉静地落在那张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地图上。经历了上一次的生死追猎和情报博弈,他身上那种属于军人的沉稳和锐利更加内敛,却也更加深邃。

“关键是时间和主攻方向。”沈兰君擡起头,眼中带着血丝,连续的情报分析和压力让她显得有些疲惫,“王德贵和青禾都接触不到核心的作战计划。总部那边,也只是判断,没有确切证据。”

顾铁山的手指在地图上黑河丶呼玛丶奇克三个点之间缓缓移动:“三路并进,互为犄角。这是想一口把我们吃掉,不留任何缝隙。”他的手指最终停在黑河方向,用力点了点,“鬼冢一郎在这里。以他的性格和之前吃的亏,他一定会争取主攻的位置。我判断,黑河方向,必然是敌军主力,也是攻势最猛的一路。”

他的判断基于对对手的了解和对军事地理的直觉,并非无的放矢。

就在这时,小陈从外面匆匆进来,带回了另一条令人不安的消息。他负责与更外围的一些村庄保持联系,传递预警。

“沈姐,顾大哥,下面村子传来消息,最近来了几个生面孔,自称是‘新京’来的先生,在村里开办‘识字班’,免费发放糖果和旧衣服,还打听谁家孩子愿意去城里念‘新学堂’。”小陈的语气带着厌恶,“他们说话怪腔怪调,看起来不像好人。”

沈兰君和顾铁山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黑龙会……他们的手伸得真快。”沈兰君冷声道,“军事扫荡还没开始,文化渗透的先遣队就已经到了。这是想在我们後方埋钉子,软刀子杀人。”

“双管齐下,军事摧毁,文化奴化。鬼子这次,是既要我们的命,也要诛我们的心!”顾铁山的语气中透着一股冰冷的怒意。

树洞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明处的刀枪,暗处的糖衣炮弹,构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险恶局面。

然而,就在这片山雨欲来的沉重中,抗联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很快,杨政委派来的联络员带来了总部的初步应对意见,同时也带来了分歧的声音。

联络员转达了总部的命令:要求各部队立即进入战备状态,坚壁清野,准备应对扫荡。但在突围方向和作战策略上,总部内部出现了不同声音。

以杨政委为代表的一部分人,主张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西部山区转移,利用广阔地域周旋。而另一位资历颇老的李副参谋长则坚持认为,应该集中兵力,在黑河方向利用熟悉地形,打一场硬碰硬的防御战,挫敌锐气。

“李副参谋长认为,不战而退,会助长鬼子气焰,也对不起根据地的老百姓。”联络员补充道,语气有些无奈。

顾铁山听完,沉默了片刻,走到地图前,他的目光如同鹰隼般扫过西部山区和黑河前沿的地形。

“向西转移,地域虽广,但补给困难,一旦被鬼子粘上,很容易被拖垮。集中兵力在黑河硬拼……”他摇了摇头,手指点在地图上几个关键隘口,“鬼子这次火力占绝对优势,正面防御,正中他们下怀。我们这点家底,拼不起。”

他擡起头,看向联络员,语气斩钉截铁:“请转告杨政委和总部,我的意见是,不能硬拼,也不能一味西逃。我们应该利用林海雪原的纵深,以支队为单位,分散游击。主力跳出外线,寻找战机,专打敌人的後勤线和孤立据点。内线留下少量精锐,配合地方武装,不断骚扰丶迟滞敌军,让他们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代价!”

他的方案,兼具了韧性与攻击性,是基于对敌我力量清醒认识後的最优解。但联络员脸上却露出一丝为难:“顾大哥,你的想法和杨政委不谋而合。但是李副参谋长那边……恐怕很难说服。而且,部队里也有很多同志觉得,避而不战,是怯懦……”

内部的分歧,如同乌云缝隙中透出的阴风,让原本就严峻的形势,更添了几分变数。

顾铁山没有再多说什麽,只是深深看了一眼地图上那即将被血与火覆盖的山河。

山雨欲来,风已满楼。而风暴眼中的抉择,往往决定着无数人的生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