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先生请坐的梗是啥意思 > 纸上谈兵(第2页)

纸上谈兵(第2页)

谭苑博武将出身,小时候是在庄稼地里土生土长长大的,青年时期参军,在战场上一打就是三十多年。包含川渝在内的西南地区就是靠着他守下来的,当时张德越带着国|军为了拿下西南地区,不惜付出一切鏖战一个月,最後大败。

因为这件事谭苑博一直打心底里恨张德越,也恨张承霖。

当时党内高层领导人给谭苑博的选择:“守东北和守山东你自己选一个吧。”

谭苑博二话不说选了山东。

“山东地处华东,离首都太近了,一旦东北地区失守,山东便是首都人最後的退路。并且山东为平原地区,不易守却易攻,如果山东失守,那整个中国的作战局势都会非常被动。”谭苑博如此解释,党内高层领导人频频点头表示认可。

当时在场的张承霖却不这麽认为,于是开口:“东北地区是国家的第一道防线,不守好东北地区,第二三四道防线再牢固有什麽用?”

“山东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也如你所说,是首都最後的退路。”

“但如果守好了东北,华北人民依旧安乐,二三四道防线形同虚设,国家便永远不会面临危亡。”

诸位党内高层领导人一时没说话,谭苑博不禁开口:“纸上谈兵!”

张承霖想守东北,一方面是朝韩战事四起,一方面是那里有纪豫行的家。

他心怀家国大义,却也存了私心。

可不管怎麽说,他其实打心底里敬佩谭苑博这位用兵如神的将领,他觉得只要有谭苑博驻守东北,那就算战事打起来了,东北也会安然无恙。

张承霖眼里的谭苑博是将,可谭苑博眼里的自己不仅是将,还是从政者。

他要考虑的不是战火之下一方的安宁,是纷争四起一个国家的安定。

于是两个人各抒己见,就“守山东还是守东北”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之後二人也是水火不容,每次见了都要呛几句。

後来上层命令下来,谭苑博驻守山东,张承霖和纪豫行随行。

张承霖自然是一万个不愿意,他要去东北,要去局势最紧张的地方,要去战争打响的第一线。

而当时最让张承霖不愿意跟随谭苑博去山东的原因,是有小道消息传出:根据上级安排,如若战争打响,盛东升须第一时间赶赴东北支援。

盛东升于张承霖和纪豫行而言,是恩师是领导也是朋友,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张承霖都更倾向于追随盛东升。

最後是盛东升找到了张承霖,说了句让张承霖铭记终生的话:

“到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

-

张承霖和纪豫行踏着夜色赶到了谭府,他们到的时候谭苑博还在和客人谈话,由家里的佣人将他们带到了别院。

张承霖和纪豫行在别院里等着,十一月的山东已经很冷了,但这间别院的屋子里却暖和如春,因为生了炉子。

张承霖不禁环顾了一圈面前的这间屋子,门丶窗丶两张单人沙发丶两个椅子还有一个碳火炉子,其它便什麽都没有了。

朴素的不像是一个省级负责人的家。

一刻钟後,谭苑博那边客人走了,张承霖和纪豫行由谭家佣人带着到了主屋。

主屋里和别院的那间屋子差不了多少,也是简朴至极。

-

张承霖记得盛东升说过:“谭苑博这个人,当兵出身,不在乎什麽荣华富贵,他如果有钱,就全都投进部队,招兵买马或者给他手下的人添米加菜。我和他认识很多年,也算是见证了他从一个小士兵到一步步当上越来越高层的领导人,但是他是怎麽来的,现在便还是什麽样。”

“遇见共産党时两手空空,很多年後声誉轰天,仍然过着家徒四壁的日子。”

“共産党的队伍里,和谭苑博一样的人有很多,为了党丶为了国家丶为了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你既想成为这个队伍里的一份子,就要时刻做好这样的准备。”

-

谭苑博见了张承霖和纪豫行,向来严肃的脸上也没什麽笑意,甚至连句寒暄的话都没有,只是开口问了句:“多久来的?”

纪豫行不动声色的看了眼张承霖,见他没有开口的打算,便说道:“刚来不久。”

纪豫行不是傻子,知道谭苑博这句没什麽温度的话里,是想向他们表达“久等了”和“有失远迎”。

谭苑博倒是也没说什麽,只是点头让他们先落座。

谭夫人招呼着家里的佣人上菜,菜品的丰富程度和谭苑博家里的装修千差万别,张承霖甚至觉得,谭苑博是拿出最高规格的饭菜来招待他们俩了。

也确实,这样的宴席,三十多年来在谭苑博府上一共只有过两次:

一次是几年前总书记——党的最高领导人去川渝谭府做客。

再就是这一次。

谭苑博是真的把张承霖和纪豫行当成自己人来看待的,也是真的认可他们的能力,认可他们为国为民的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