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几只狗眼巴巴地望着,可现在太烫,不能先给它们吃。
我迅速将乱炖和锅抡端到屋里,坐下,准备开吃。
找出一部电视剧,还是老配方,一边吃饭一边追剧。
乱炖被炖得非常软烂,土豆已经不是原来的轮廓了,圆乎乎的像一个个不规则的小球。
筷子轻轻夹起放进嘴里,稍微重一点都怕土豆会碎掉。
放进嘴里轻轻一抿,带着一点锅边的焦香,掺杂着豆角,茄子,西红柿,肉的味道。
味道很复杂,很精彩,口感绵密,一抿就化,简直好吃极了。
其实我最喜欢吃乱炖里的西红柿,酸酸甜甜的带着一些咸味,滑溜溜的不用嚼就能咽下去。
茄子和豆角也很好吃,茄子软糯,豆角也炖得烂烂的,都带着蔬菜本身的味道又夹杂着一些其他菜的味道。
可能这就是乱炖的精髓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
空口吃了一会儿,有些腻了,这时候就要开始吃锅抡儿了。
先把锅炉底部带汤汁的地方直接,咬下来吃。
面饼软软的滑滑的,浸满了汤汁的咸味儿,直接吃就很香,我感觉这是锅抡儿的灵魂。
将锅抡儿撕成小块放进碗里,舀上一大勺子乱炖放进碗里搅拌。
等锅抡儿和菜充分搅拌到一起,就可以开吃了。
小块的锅抡儿咬起来很有嚼劲,周身浸了些汤汁,包裹着软烂的蔬菜,越嚼越香。
带锅巴的那一面还没有泡软,能嚼出咯吱咯吱的脆响声。
吃着吃着有些累了,就停下看会儿剧,等下巴不累了再继续嚼。
终于吃饱了,也不站起来收拾碗筷。
拿起剩下的锅抡儿,继续掰成小块,然後倒进乱炖搅拌,整整搅拌一小盆。
将这一小盆放到地上,4只狗狗争抢着吃起来。
它们吃这个不会狼头虎咽,而是把锅抡儿放在嘴里努力嚼嚼,咽下去再继续吃。
这可真挺好,不再是囫囵的往下咽,咀嚼几下应该能尝出更多的香味。
再单独盛出一小碗,喂给养殖房的母狼,现在肚子越来越大,感觉马上就要生了,营养一定要跟上。
第二天我也给自己安排了一些活,就是给猪圈搭个小火炕。
现在小猪已经长大一些了,我看着光秃秃的水泥地,和光秃秃的小猪,总感觉这个冬天对它们来说有些难挨。
回忆着当时师傅搭火炕的构造,在猪圈里也搭了一个小的火炕。
火炕高度很低,足够让猪爬上去。
在角落起一个小火竈,连通猪圈的小火炕,火竈要用铁丝网围起来,怕烫着小猪,也怕它们当成食物给我拱塌了。
现在火炕还没干,也用铁丝网围起来,防止肉墩墩的小猪上去压塌。
把小火竈点燃,先烘干火炕,小火竈点燃後,猪圈就开始变暖和一些了。
等火炕干透,小猪睡在上面一定很舒服。
以前看大舅家的猪圈,都是放一种可以散发热量的灯,但我极寒末世前没想过自己会养猪,也就没买这种灯。
上次在交换集市也没看到,下次去白镇基地的时候可以问问刘大哥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