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交换大集不只在春天和冬天两场,每个月的14号都是交换大集。
大集的时候能交换到更多的东西,甚至有些沿海的海盐也能流通过来。
只是那些海盐运输成本很高,售价很贵。
又是春天,我赶着小玉米拉的驴车去往白镇基地的交换大集。
车上载着一个大竹筐,里面装了两小罐子的酱油,醋,和一小坛大酱,还有自己烤的各种面包。
小地,小瓜和我坐在驴车上,小三小四闲不住在地上跑边跑边看,跟着驴车一起走。
驴车的速度可赶不上越野车和小货车,不过我出来的早,也不着急。
怕小玉米累着,赶了半个小时的路就停下来,让它歇歇脚。
地上冒出一些嫩绿的小草芽,小玉米一个都不放过,全部卷进嘴里吃掉。
等休息够了继续赶路,一共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交换大集。
其实做酱家家户户都能做,只是盐还是比较稀缺,所以大酱还是稀罕物。
我到的时间已经不早了,但是刘大哥和刘大嫂给我留了位置。
我牵着驴车站在大街旁,迷茫的往里张望,忽然听到了刘大哥夸张的嗓音。
“妹子!妹砸!这!这呢!”
他一边喊着挥舞着自己的双臂,终于引起了我的注意。
周围的人们顺着刘大哥的视线全部看向我,一时间被盯得有些不自在。
现在基本已经没有人开车了,所以也不存在停车场,只要把车放在不挡路的位置就行。
我牵着小玉米过去,将小玉米拴在後面的一棵小树下。
怕小玉米累,又将压在小玉米身上的驴车挪下来放在一旁。
用力一端着大箩筐往下一搬,就放到了刘大哥帮我留的一米宽的空地上。
“累了吧,喝点水。”
刘嫂挪过来一个小马扎,示意我坐在那,又递过来一个水杯。
我从箩筐里摸出自己的水杯,晃了晃:“我自己带了,嫂子你留着喝吧。”
刘嫂看着我笑起来。
时间过得真快啊!第一次见刘嫂的时候还是一头乌黑的头发,现在已经爬满了银丝。
笑起来眼尾全是褶子,看起来老了许多。
刘大哥也不如初见时那般魁梧粗壮,看起来瘦了不少,脊背也有些弯曲。
岁月不饶人啊,人得服老。
手指轻触自己的额头,虽然摸不出来,但我知道,照镜子的时候也有了些细纹。
装着酱油的两个小罐子和装着酱的坛子一同拿出来,整齐地摆放在地上。
烤的面包都套了保鲜膜,看起来干净又卫生。
有些面包上面刷了蛋黄液,看起来焦黄酥脆,很是诱人。
有的加了菠菜汁,蒸出来是黄绿色的,很是新奇,一般别人家不会在这地方下心思,希望我的面包能受欢迎吧。
一共烤了6种不同样式的面包,每样都拿出来一个,一一在箩筐的盖子上摆开。
我就不信,这麽诱人,这麽别致的烤面包不会吸引到别人。
“这是你做的?比以前蛋糕店里卖的可好看多了。”
第一个被吸引的就是刘嫂,她看着面包的样式,赞不绝口。
我拿了一个改了花刀的豆沙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