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锅中加水,把洗好的黄豆控干水分倒入锅中,竈膛底下生火,黄豆在锅里使劲熬煮。
等黄豆煮到一掐就碎,也就完全煮熟了。
煮熟的黄豆不着急捞出来,先放在锅里闷着,要闷一个晚上才行。
焖黄豆还要用很长时间,我也没有必要专门等待。
另起旁边的炉竈生火,给自己做了可口的饭菜。
吃饱喝足後,拿着针线窝在沙发里给满仓和团团织毛衣。
虽说没有一个孩子和我有血缘关系,但这些小家夥却都是真心实意与我相处的。
闲来无事的时候就总会想着给他们做些衣服。
一直到睡意来袭,妥善的放好手里的钢针和毛线,钻进暖烘烘的被窝里入睡。
次日清晨起床,窗户上挂了一层薄薄的霜,深秋的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冷了。
醒来第1件事,就是在惦记着锅中焖的豆子。
敞开锅盖,锅中的黄豆已经被闷到有些发红了,据说这样做出来的大酱颜色才好看。
不急于一时,先用屋里的火炉煮个西红柿鸡蛋面,吃得浑身热乎乎的,才开始继续劳动。
把锅中焖好的黄豆盛出来,控干水分,除了黄豆本身有些湿润外,外面不能留太多的水分。
用绞肉机一点点把湿润的黄豆搅成豆泥。
一大锅的黄豆,整整搅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把所有的黄豆都搅成豆泥。
搅好的黄豆泥有些粘稠,用力将黄豆泥攥成圆球,圆球的大概像排球一样大。
为了防止酱块开裂,即便是攥好的圆球,也要多多加固几遍。
等确保一个酱块不会松散,就轻轻放到事先准备好的纸张上。
10斤的黄豆,整整攥出了18个酱块。
在厨房靠西的位置放上一张桌子,桌子上铺好纸张,18个酱块都轻轻地摆放在纸张上,慢慢通风晾干。
做大酱的步骤进行到这里就要停一段时间了。
等明年开春,酱块储存数月後,才能熬制大酱。
闻着满屋飘香的黄豆气味,期待着明年的黄豆大酱能够好吃一些。
刷洗干净今天用到的所有工具,就趴到热乎乎的火炕上,一边追剧,一边吃炒黄豆了。
接连几日,屋里都飘着黄豆的气味。
等黄豆的气味慢慢减轻的时候,酱块表皮已经开始发硬。
我弯下腰,闻了闻酱块的味道,闻起来怪怪的,甚至和大酱的味道毫不相干。
内心不断祈祷,希望没有做错吧。
所有入冬前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忙碌了大半年终于又闲下来了。
闲来无事,我来到地下室清点物资。
零食什麽的不必多说,好几年前就已经吃光了,就算现在还有也早就没办法吃了。
白糖,盐和油这些还剩下许多,并不需要操心,也不需要节省。
需要担心的是酱油和醋。
由于平时做菜腌咸菜等都很习惯用酱油,醋,所以酱油,醋的消耗量比较大。
心中有了成算,那麽初冬的日子应该也不会太寂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