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亮剑哪个年代 > 第154章 差强人意(第1页)

第154章 差强人意(第1页)

时间:年月日清晨

地点:朝鲜开城,来凤庄(临时设定的中立会晤点)

一座略显古旧但经过简单整理的朝鲜传统庭院内,一间宽敞的韩式大厅被布置成临时会议室。长条桌铺着绿色绒布,中间摆放着简单的花瓶。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中方先遣组六人,在组长邵明珠的带领下,提前十分钟抵达会场。邵明珠穿着熨烫平整的军装,神情沉稳,目光锐利。他身后左侧是主要翻译丁国钰,右侧是法律顾问柴成文。身后依次是军情参谋成普、记录员薛宗和保卫联络官李平。

美方代表团迟到了五分钟,一行七人,在一位身材高大、头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眼镜、身着笔挺美军将官制服(少将军衔)的中年男子带领下,迈着略显傲慢的步伐走了进来。为者正是美方席联络官,亚瑟·迪安少将,一位以精明、强硬和熟悉东方事务着称的外交官兼军人。他身后跟着军事顾问、翻译、记录员等,个个面无表情,气场逼人。

双方没有握手,只是微微颔,分坐长桌两侧。空气仿佛凝固了。

迪安少将坐下后,没有寒暄,直接用英语开口,语平缓却带着居高临下的压迫感:“先生们,我代表联合国军司令部,对在此地举行这次初步接触表示关注。我必须先指出,选择在开城这样一个……尚存在军事不确定性的地点,并非最理想的选择。”他的翻译同步进行。

这是一个下马威,意在质疑中方的诚意和控制力,并暗示军事优势仍在他们手中。

丁国钰立刻精准、清晰地翻译给邵明珠,同时敏锐地捕捉到了迪安语气中的轻慢。

邵明珠面色不变,等丁国钰翻译完,他平静地看向迪安,用中文回答,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迪安将军,开城是双方协商认可的中立会晤点。确保此地的绝对安全,是双方共同的责任。如果贵方对自身控制区内的安全都没有信心,那我们将对后续谈判的诚意和环境表示严重关切。”丁国钰的翻译几乎同步,语气不卑不亢,完全传达了邵明珠的立场。

邵明珠的回答,避实就虚,反将一军,将“安全问题”的责任抛回给了美方,暗示如果出事是美方无能或不诚。

迪安眼中闪过一丝意外,没想到对方反应如此迅且强硬。他微微调整坐姿,继续施压:“诚意需要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注意到,近期仍有军事冲突生。在谈判期间,持续的军事行动无疑会破坏气氛。”

柴成文低声在邵明珠耳边快提示:“他在模糊焦点,试图将零星冲突的责任归咎于我方,为可能的军事行动找借口。”

邵明珠会意,立即回应:“迪安将军,我们此次接触的要议题,正是商讨实现停火的具体安排。在停火协议达成前,任何军事接触的责任,应由主动起进攻的一方承担。我方一贯主张尽快实现全面停火。”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此次接触的核心议程——停火,并明确了责任方。

迪安见下马威效果不佳,转而切入“正题”,但话中带刺:“好吧,让我们谈谈议程。我们认为,谈判应先讨论战俘遣返问题。这是人道主义的关键,也最能体现诚意。”他试图抢占道德制高点,并打乱中方预设的以军事分界线为先的步调。

成普立刻低声对邵明珠说:“小心!他们想用战俘问题牵制我方,他们在战俘数量和心理上可能做文章。”

邵明珠心中警铃大作,美方果然想打乱节奏。他沉稳应答:“迪安将军,议程需要全面考量。军事分界线的划定,关系到停火的稳定和持久,是停战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建议,先商讨分界线问题,战俘问题可在其框架下另行详细讨论。”他坚持预设议程,毫不退让。

迪安不肯罢休,抛出一个尖锐问题:“关于分界线,我方认为,应以当前实际接触线为基础。我军在某些地段已推进至三八线以北,这是既成事实。”这是核心较量,企图利用局部战术推进来改变战略态势。

“绝对不能接受!”柴成文忍不住低声疾呼,随即冷静地快向邵明珠提供法理支持,“国际惯例和停战协议精神,应以战前界线或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界线为基础,而非某一时的战术推进。这是原则问题!”

邵明珠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直接引用柴成文的观点:“将军阁下,国际实践表明,停战分界线的划定,应遵循公平和对等的原则,考虑历史经纬和战前状态,而非某一时刻的军事接触点。以三八线为基础进行协商,是公平且合理的出点。贵方所谓‘既成事实’,是违背停战谈判精神的。”

迪安脸色沉了下来,对方的法理依据很扎实。他强硬反驳:“实力即真理!我军有能力守卫目前的战线!”

“如果贵方执着于‘实力即真理’,那我们就回到了战场对话的模式,而非坐在谈判桌前。”邵明珠毫不畏惧,直接点破对方的潜台词,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坐在这里,正是为了用智慧和理性取代武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谈判陷入僵局。美方另一名成员,一位上校,突然插话,语气刁钻:“邵先生,即便讨论分界线,贵军能否保证其武装人员不会渗透、破坏未来的非军事区?我们如何监督?”

这是一个操作层面的陷阱,试图诱使中方提前承诺单方面约束,并引入外部监督话题。

薛宗飞快地记录着对方的每一个用词和细微表情。李平在外围警惕地观察美方随从的动静。

成普立刻低声提供信息:“我军纪律严明,但必须对等。他们也可能进行侦察破坏。”

邵明珠没有被带偏,冷静回应:“确保非军事区的安宁,是双方对等的责任。具体的监督和核查机制,应在达成停火协议后,由双方军事人员共同商讨制定。现在讨论为时过早。”他巧妙地将“监督”问题推后,并强调“对等”原则。

迪安见细节纠缠占不到便宜,再次升高压力,身体前倾,盯着邵明珠:“邵先生,我必须提醒你,拖延谈判对你们没有好处。我们的空军和海军拥有绝对优势,随时可以……”这是赤裸裸的武力讹诈。

会议室气氛瞬间紧张到极点!

邵明珠感到后背渗出冷汗,他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退一步就前功尽弃。他强迫自己镇定,迎着迪安的目光,一字一顿地说,丁国钰的翻译也带着铿锵之力:

“迪安将军,我们非常清楚贵军的装备优势。但我们更清楚,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有着扞卫国土、追求和平的坚定意志和强大力量。如果贵方认为可以通过武力威胁让我们在谈判桌上屈服,那将是严重的误判。我们来到这里,是抱着最大的诚意寻求和平,但也做好了应对一切挑战的准备!”

他的声音不大,却如同磐石般坚定,清晰传达了中国军队的决心和不畏强权的气概。

长时间的沉默。迪安死死盯着邵明珠,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一丝动摇,但他只看到了平静下的钢铁般的意志。他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的对手,远比他想象的更难对付。他身后的团队,也配合默契,无懈可击。

最终,迪安靠回椅背,语气缓和了一些,但依旧强硬:“好吧,今天的接触,双方表达了初步立场。议程问题,我们可以继续讨论。但我方坚持,战俘问题应优先考虑。”

次接触在紧张、激烈、互不相让的气氛中结束。没有达成任何具体协议,但双方都摸到了对方的底线和风格。

离开会场时,邵明珠的军装内衬已被汗水湿透。他看了一眼身边的战友们:丁国钰的精准翻译、柴成文的法理支持、成普的情报提醒、薛宗的细致记录、李平的周全保障,缺一不可!是团队的力量,顶住了美方一波又一波的攻势。

回程的车上,邵明珠长舒一口气,对大家说:“今天这一仗,打得艰难,但守住了底线。美军代表很强,迪安是个难缠的对手。大家辛苦了!回去后,立刻整理会议纪要,重点分析迪安最后态度微妙变化的原因。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轮交锋,邵明珠团队凭借充分的准备、坚定的立场、默契的配合和过硬的素质,顶住了强大对手的压力,虽未取胜,但寸土未失,为后续更加复杂艰巨的谈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