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亮剑是哪段历史 > 第80章 排练与录音(第1页)

第80章 排练与录音(第1页)

接下来的几天,铃铛胡同甲壹号院的正厅,俨然变成了一个专业的排练场。邵明珠和刘念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歌的排练中。时间紧迫,任务重大,两人都憋着一股劲,要拿出最好的状态。

第一天上午,邵明珠先让刘念清唱了一遍,熟悉旋律和歌词。刘念的嗓音条件确实很好,清亮高亢,带着少女的甜美,非常适合这歌的意境。但邵明珠听完,微微皱起了眉头。

“念念,你的声音很好听,但是……”邵明珠走到她身边,语气温和但专业,“唱歌不能光靠嗓子喊,得用气息托着。”

刘念眨巴着大眼睛,有点不解:“气息?怎么托?”

邵明珠笑了笑,开始展示他“穿越者”的前音乐知识。他让刘念站直,双手轻轻放在她的小腹上(这个动作让他心里小小地悸动了一下,但脸上努力保持严肃):“来,跟我做,深吸一口气,感觉气要沉到这里,丹田的位置。对,就是这样,肚子要鼓起来,不是挺胸。”

刘念按照他的指导吸气,感觉确实不一样了。邵明珠接着说:“唱歌的时候,要控制气息,均匀地往外送,就像……就像吹一个很轻的羽毛,要让羽毛一直飘着,不能一口气吹飞了。”他形象地比喻着。

刘念试着唱了一句“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果然感觉声音比之前稳了很多,也更有力量感了。

“对!就是这样!保持住!”邵明珠鼓励道,眼里闪过一丝赞赏。他趁刘念专注于气息时,手很自然地在她腰侧轻轻扶了一下,帮她调整站姿,让她更挺拔。刘念脸一红,但没有躲开,反而下意识地更挺直了腰背。

下午,开始合练手风琴伴奏。邵明珠的琴技娴熟,旋律弹得流畅而富有感情。但问题又来了。

“停!”邵明珠突然停下琴声,对刘念说,“念念,这个地方,‘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飘荡’这两个字,节奏有点抢了。要跟着我的琴声走,我手风琴这里有个小小的切分音,你要等这个音出来,再唱‘飘荡’,这样才有那种袅袅升起、悠然自得的感觉。”

他耐心地分解着节奏,一边弹琴,一边用手打着拍子:“来,跟我念,哒-哒-哒-飘荡,对,就是这样!”

刘念跟着他的节奏练习了几遍,很快就掌握了。她惊喜地看着邵明珠:“明珠!你怎么懂这么多?连节奏切分都懂?我感觉你比我们文工团的声乐老师还厉害!”

邵明珠心里暗笑:后世ktv、音乐选秀节目泛滥,耳濡目染也懂点皮毛了,更何况他小时候可是东城区少年宫合唱团出身。嘴上却谦虚地说:“以前在家里瞎琢磨的,看得杂书多一点而已。你学得快,才是真厉害!”

第二天,练习的重点放在了情感表达和音色变化上。邵明珠对刘念说:“这歌前半部分描绘家乡美景,要唱得亲切、甜美,带着自豪和热爱,声音可以明亮柔和一些。唱到‘哎嘿呦嗬呀儿咿儿哟’这里,是情绪的抒和转折,要放开一点,带点山歌的野趣和欢快。最后一段‘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要唱得坚定、有力,充满对未来的信心,声音要更结实,有穿透力。”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势引导着刘念的情绪起伏。当刘念唱到“为她幸福为她增光”时,邵明珠停下伴奏,认真地说:“念念,这句是点睛之笔!‘增光’这两个字,音要高上去,气息要顶住,但声音不能炸,要圆润饱满,像太阳升起来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来,再试一次!”

刘念按照他的要求,反复练习这一句。邵明珠站在她对面,专注地听着,不时地点头或微微摇头。有一次,刘念唱得特别到位,邵明珠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双手轻轻扶住她的肩膀,高兴地说:“对!就是这样!太棒了!就是这个感觉!”

他的动作自然又带着鼓励,刘念看着他近在咫尺的、充满欣赏和喜悦的脸庞,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脸上飞起两朵红云,练习得更加卖力了。

休息的时候,刘念靠在窗边喝水,看着正在调试手风琴音准的邵明珠,眼神里充满了崇拜和一点点“不满”,她嘟着嘴说:“明珠!你老实交代!你还会什么?会打仗、会写文章、会外语、会弹琴、会作曲,现在连教人唱歌都这么在行!你到底还有多少本事瞒着我呀?”她凑近些,用手指轻轻戳了戳他的胸口,“快说!是不是还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才华没展示出来?”

邵明珠被她逗乐了,抓住她作怪的手指,低声笑道:“哪有那么多才华?就是以前家里条件好,乱七八糟学得杂了点。最大的才华嘛……”他故意顿了顿,看着刘念的眼睛,促狭地说:“就是运气好,找到了你这么好的姑娘!”

“油嘴滑舌!”刘念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心里却甜滋滋的,之前的“不满”早就烟消云散了。

这几天,刘父刘母和福伯也非常识趣,知道两个孩子有重要的正事,从不打扰他们排练。福伯主动担起了“导游”的重任,陪着刘父刘母把北平城的名胜古迹逛了个遍,从故宫、天坛到颐和园、北海,每天早出晚归,让邵明珠和刘念能安心在家练习。刘父刘母看到女儿和未来女婿为了这么光荣的任务如此努力,心里既骄傲又欣慰,全力支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邵明珠科学又严格的指导下,加上刘念自身的天赋和刻苦,短短几天时间,两人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刘念的演唱也日臻完美。

七天时间,在紧张而充实的排练中转瞬即逝。终于到了“交作业”的日子。

这天下午,x军文工团最大的排练厅里,气氛格外庄重。厅内临时摆放了几排椅子,军部的主要长几乎全部到场:政委赵刚、军长梁光涛、副军长周毅、参谋长许立山、政治部主任常宝华,以及文工团的团长和指导员。排练厅的一角,还摆放着一台这个年代极其稀罕的、从上级部门特意调来的钢丝录音机,旁边站着一位负责操作的技术员。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即将开始的“审听”。

邵明珠和刘念站在排练厅中央,两人都穿着整洁的军装,神情既紧张又充满期待。邵明珠挎着那架崭新的手风琴,刘念则站姿挺拔,双手自然交叠在身前。

常主任作为此次任务的直接下达者,先站起来,环视了一下在场的各位长,然后看向邵明珠和刘念,语气郑重地说:“邵明珠同志,刘念同志!今天,军党委的各位长都来了,就是想亲耳听一听,你们二位为我们四野、为新中国准备的这份献礼!希望你们能拿出最好的状态,把这歌的精神和力量,完美地展现出来!”

“是!长!保证完成任务!”邵明珠和刘念齐声回答,声音坚定。

赵刚温和地笑了笑,鼓励道:“放松点,别紧张。就像平时排练一样,把最好的水平挥出来就行。”

梁光涛也大手一挥,洪亮地说:“对!放开嗓子唱!是好是孬,咱们这些老家伙一听就知道!我相信你们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