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亮剑时代 > 第84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1页)

第84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1页)

年月日,一个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清晨。

这一天,从凌晨开始,一种不同寻常的、混合着紧张与巨大期盼的气氛,就在中华大地上悄然弥漫。在解放区,在即将迎来新生的城市和乡村,无数人早早地守在了收音机旁,或者聚集在村公所、学校、工厂里那些带有大喇叭的广场上。人们知道,今天,将有一个重要的声音,通过电波,传遍四方。

上午九点五十分,x军军部大院。训练暂时停止了,办公也暂告一段落。所有能离开岗位的干部、战士,都自地聚集到了大院操场上。操场前方的主席台上,架设着几个连接着军部广播站的大功率扩音喇叭。政委赵刚、军长梁光涛等军党委常委们,以及各师、团的代表,整齐地坐在前排。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庄重而激动的神情。邵明珠作为歌曲的创作者和“家属”,被特意安排坐在了赵刚的身边,他紧张得手心冒汗,不停地看向操场入口的方向——刘念作为演唱者,此刻应该正在赶往广播电台的路上。

与此同时,在铃铛胡同甲壹号院,福伯早早地就把那台邵明珠特意买来的、崭新的电子管收音机搬到了院子正中央,音量调到最大。刘父刘母虽然已经回了哈尔滨,但福伯依然像举行一个庄严的仪式一样,换上了一身干净的长衫,正襟危坐地守在收音机旁,神情肃穆中带着难以抑制的骄傲。

九点五十五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此时已转移到北平)的播音员用清晰、饱满、带着喜悦的声音预告:“各位听众,接下来,请您欣赏一新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由第四野战军文工团刘念同志演唱,邵明珠同志作曲作词。这歌曲,是英雄的第四野战军献给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礼物!”

播音员的声音通过电波,通过千千万万个喇叭和收音机,传遍了北平的大街小巷,传遍了华北平原的村庄,传遍了东北的白山黑水,传遍了正在向全国进军的各大野战军的营地,也传向了还在国民党统治下、翘以盼解放的广大地区。

“要来了!要来了!”军部大院的操场上,不知是谁低声说了一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邵明珠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跳出嗓子眼了。

九点五十九分,短暂的寂静,只有电流的“嗡嗡”声。

十点整!

一阵悠扬、欢快、充满生机的手风琴前奏,如同破晓的曙光,清晰地、有力地从喇叭中传了出来!这旋律清新悦耳,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扑面而来的朝气,瞬间抓住了所有听众的心!

前奏过后,一个清亮、甜美、充满阳光气息的女声,响彻云霄: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歌声响起的刹那,x军军部大院的操场上,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出惊天动地的、无法抑制的欢呼声和掌声!

“是刘念!是刘念的声音!”

“太好听了!这声音!”

“这歌!真提气!”

战士们激动地互相拍打着肩膀,许多人的眼眶瞬间就湿润了。这歌声,唱的不正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所要换来的美好生活吗?唱的不正是他们脚下这片即将迎来新生的土地吗?

赵刚用力拍着邵明珠的后背,激动得声音颤:“好小子!写得好!念念唱得更好!”

梁光涛更是直接站了起来,挥舞着拳头,大声吼道:“好!这才是咱们人民军队的歌!有劲!有希望!”

歌声继续飘扬: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在北平的胡同里,大杂院的居民们放下手中的活计,侧耳倾听;在学校,老师们暂停了讲课,和学生们一起聆听;在街头,行人们驻足,仰头看着电线杆上的喇叭……这歌声描绘的画面,是如此真实,如此美好,触动了每个人心中对和平、安宁、富足生活的深切渴望。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歌声传到了正在田埂上休息的农民耳中,他们咧开嘴笑了,这唱的就是他们的日子啊!传到了工厂车间,工人们听着歌,干得更起劲了!传到了南下追击残敌的部队里,战士们听着这来自后方的歌声,行军的脚步更加坚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