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县的宁家晚辈说想拿下一个村办农机厂。
宁府尹一开始没放在心上。
他知道所谓“收购”是什么意思,无非是软硬兼施地抢过来。
这种事自古以来都是这么干的。
不过宁府尹为人谨慎,还是问了一句对方是什么背景。
侄子一听,立刻兴奋起来,以为他同意了,赶紧把情况讲了一遍。
什么手续齐全啊。
依法合规经营啊。
守规矩做事啊。
最关键的一点是——从不逃税!
宁府尹当时就安心了。
原来是个外来的生意人!
现在这年头,但凡有点门道的本地商人,谁不偷点税?
只有那些在官场毫无靠山的外来者,才老老实实照章纳税。
即便如此,这样的企业也撑不了多久。
道理很简单。
没有关系,还想长久经营?你是谁啊?
左思右想,宁府尹也没想到。
这个二王村的农机厂,背后竟然是赵瑞龙操盘的。
如今还有人能老老实实做生意,而且还是个二代?
家里的子侄还跟他说了,只要砍掉一部分隐性支出,利润还能再涨三分之一!
宁府尹慌了,用肥厚的双手赶紧拦住两人,低声下气地哀求:
“大秘,赵公子,请让我当面赔个不是。”
“我不知情,请让我补救。”
易学习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光,没事凑什么热闹?
安安分分待在前厅不好吗?
好奇心真是害人不浅!
他从没见过高高在上的宁府尹会露出这副模样。
就连做梦都没梦到过。
易学习整个人都呆住了,亲眼目睹了顶头上司的狼狈场面——怎么办?!
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我却没有珍惜……
易学习此刻的心情就是如此。
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是怎么走出吕州官府大门的。
只觉得整个人像条丧家之犬。
易学习也算年轻有为的代表。
三十出头便执掌一县之权,无论如何都算是前途无量。
但只有自己人知道。
如果没有靠山资源,这一届县令做完,可能就要被调去冷门部门养老——比如科教文卫之类。
易学习是真想干出点名堂来。
但这里是吕州,是姓“宁”的吕州。
想干事,先得搞定宁家。
他搞不定,眼看着任期过半,却一事无成。
他急了。
如果再这样下去两年,恐怕只能在闲职上混吃等死。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了小桥镇的二王村。
他万万没想到,一个村级加工厂的电费,竟然每月高达十几万!
在吕州市里看到这种电费倒是正常。
可这里是小桥镇。
汉东省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贫困标准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