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易县令,他的口碑很好,我相信他能把这事处理妥当。”
“当然,我们也得做好准备。”
赵瑞龙疑惑:“什么准备?”
祁同伟耸耸肩:“就是配合易县令的准备嘛!”
赵瑞龙正一头雾水时,易学习匆匆赶了过来,神情有些尴尬:“同伟,能不能帮忙解决一部分岗位?”
赵公子服气了,这人真是料事如神?
……
赵瑞龙打量着祁同伟,忍不住问:“同伟,你老实说,你是不是有预知能力?”
“不然你怎么知道易县令会来找你帮忙?”
易学习也吃了一惊:“咦?你早就预料到我会来?”
赵公子调侃道:“我以前看《三国演义》,总觉得诸葛亮太聪明了,聪明得不像人。”
“现在看到同伟的表现,我突然觉得诸葛亮也不是不能理解。”
“毕竟,像他这样的人物就在我们身边。”
祁同伟笑着摇头:“我不是什么会算命的神棍,也不是妖人。”
“我能料到他会来求助,只是因为我了解他的为人。”
“他作风踏实,严于律己,做事认真负责。”
“换成别人,面对小桥镇的农民冲进县衙,早就把人赶出去了。”
“但易县令不会这么做,他知道农民为什么会这么做,也理解他们的心情。”
“致富,谁不希望呢?”
“古人也说过,不怕少,就怕不公。”
“这事说到底,是因为二王村和大小王庄合并引起的。”
“农民一时接受不了,做出点过激反应,也是人之常情。”
赵瑞龙撇嘴:“我不理解。”
“老爷子说得对,我确实不适合做官。”
“也只有你们能理解这些人。”
祁同伟笑了笑。
易学习看向他的眼神,满是敬佩。
果然,只有同伟最懂我!
如果放在以前,易学习只能自己一个人想办法扛过去。
那时候,他没有帮手,没有靠山,也没有政治资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现在不同了。
县衙被围之后,他一点也不慌,安抚完农民情绪,转身就来找二王村的问题所在。
这有讲究。
按理说,他应该先去找高育良求助。
但他更信任祁同伟。
他和高育良过去没有太多共事经历,对高育良的做事风格也不了解。
可祁同伟的本事,已经深深刻在他心里。
他相信,祁同伟一定会帮他找到出路。
没错,他并没有指望祁同伟真的能帮他彻底解决问题。
但祁同伟却提前一步,把他的难题考虑到了。
有靠山的感觉真好!
有事找组织,真是至理名言。
祁同伟看着易学习,认真说道:“易县令,我必须先讲清楚一点——耕地红线不能动!”
“我们是农业大县,受国家政策限制,只能靠农业谋展,不能搞工业致富。”
易学习频频点头:“你想的和我一样!”
“这正是让我为难的地方。”
“关于用工的事我们之前已经谈过了,那个方案已经是最大限度了。”
“这正是我不明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