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龙也不在意,比起京州家里那种压抑的气氛,他更喜欢待在二王村,因为在家里得不到尊重,而村里的乡亲们对他的尊敬是自内心的。
这让赵瑞龙感到特别踏实。
两人边走边聊,祁同伟说:“龙哥,这段时间别到处跑了,就安心待在二王村吧。”
赵瑞龙一愣:“出什么事了?”
祁同伟语气平静:“我听说,宁家那边彻底完了。”
“高老师要动手了。”
祁同伟的情报果然没错。冬天二月,汉大快放寒假时,吕州的高育良突然出手。宁府尹等人被公开审理。
一辆辆押送宁家及相关人员的车驶向刑场,被执行枪决。
整个吕州各地,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公审。
汉大电视台连番报道,警示民众不要轻信非法民间集资。
然而奇怪的是,宁家所在的根据地流水县,反倒没有出现公开审判的情况。
在公开审判前几天,赵立春曾给祁同伟打了个电话,为一件难决的事情征求意见。
祁同伟没直接回答,而是讲了个故事:“东大那边有个老规矩,叫做‘严师出高徒’,也常说‘慈父多败儿’。”
“想让孩子懂事,就必须从严管教。”
“孩子长大了,要是学坏了,怎么办?”
“放任自流肯定不行。”
“得用皮带狠狠抽一顿,他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碰。”
“要是我儿子敢跟坏人混在一起,我非得打断他的腿。”
赵立春皱着眉头说:“可是他们的身份……”
祁同伟语气坚定:“该断不断,后患无穷。”
“为了让孩子走上正道,用点极端的手段,是可以理解的。”
于是,原本推进缓慢的针对宁家的调查取证,突然加快了节奏。
没过几天,就传出了即将召开公审会的消息。
祁同伟、钟小艾、赵瑞龙,还有张卫东一起翻看新闻报道。
赵公子忍不住抱怨:“政府办事也太拖了,宁府尹早都交代清楚了,早就该开大会了,拖到现在。”
张卫东一边抽着高档烟,一边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他。
赵公子向来敏感,立刻察觉到不对劲:“卫东,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张卫东叹了口气:“赵书记家教太严了,龙哥,每次看你说话,我都觉得自己太不上进。”
赵公子一脸疑惑:“你这话什么意思?”
张卫东摇头感慨:“你的眼神,就像新生刚入学时那帮小师弟师妹的眼神,太单纯了。”
赵瑞龙猛然反应过来:“你说我太天真?!”
张卫东当然不会承认:“哪有,龙哥你是完全没有被官场染色,这么干净,太难得了。”
赵公子狐疑地望着他:“你是说,这里面有文章?”
张卫东转头问祁同伟:“同伟,你没跟龙哥透露过内情?”
祁同伟不以为意:“这事儿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咱们就安安心心在二王村搞咱们的产业,外面风风雨雨的,和咱们无关……能有这么个清净地儿,就挺好。”
赵公子忽然问:“同伟,你之前不让我乱走动,是因为这个?”
张卫东看不下去了:“高知府这一出,不过是个掩护。”
“我刚听说,赵书记动了真格的,查出不少人。”
“至于具体什么情况……你回去问赵大人吧,我不能多说。”
赵瑞龙难得认真起来,惊讶地问:“等等……你们不会是说,高知府这么大张旗鼓地搞这事,其实是在转移视线吧?”
张卫东翻了个白眼:“不然你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