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正是因为祁同伟把待遇提得太高,逼得不少老板不得不跟着涨工资,否则根本招不到人。
也正因如此,不知道多少人心里恨得牙痒痒,巴不得祁同伟出点什么事。
谁家走亲戚还带保镖的?
祁同伟继续说:
“这还不算完,一年四季八套工装,劳保用品一样不少。”
“逢年过节还有慰问品,虽说比不上集团里那几家核心公司,但在外面也算拿得出手了。”
高育良略一思忖,又问:
“平常一般几点下班?”
祁同伟摊了摊手:
“时间是长了些,一天十到十二个小时跑不了。”
郝文忍不住插嘴:
“伟哥,那旺季不是能拿六七百?”
祁同伟摇头:
“那得赶上订单多,还得加够四个小时以上的班才行。”
郝文嘀咕:
“现在谁不缺钱?只要给得多,干十二小时算什么。”
“住在厂里也没啥消遣,工作完正好休息。”
“换我我也愿意干。”
高育良一听,心头一热。
说得没错。
如今谁有钱谁说了算。
不管你是什么单位,只要待遇到位,让我干啥都行。
嘴上喊口号没人听,真金白银才最实在。
这组装厂有祁同伟撑着,订单不会断。
只要肯卖力气,收入稳得很。
他不禁感慨:
“同伟啊,你这是实实在在为吕州立了大功!”
祁同伟一笑:
“我们赚了钱,也是双赢。”
高育良由衷说道:
“像你们这样有良心的企业,开一家我支持一家。”
话锋一转,他看向易学习:
“学习同志,手机组装厂落在这儿,你有什么想法?”
易学习态度端正:
“我当然支持伟哥的安排。”
“他的决定,我是认同的。”
高育良有些意外:
“这不是咱们吕州主动争取的项目吗?你怎么倒像是早有打算?”
易学习笑了笑:
“领导,我可是示范区的区长,做什么都得先想着示范区。”
“不然,我那办公室怕是要再被人堵一回了。”
众人闻言忍俊不禁。
当初示范区闹事那次,谁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一群眼红的人看不得别人过得好。
和李达康那种问题压根不是一回事。
易学习接着说:
“根据丰收集团的数据,咱们示范区农村的就业率已经逼近百分之九十九。”
“真要把厂子建在那儿,人都凑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