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样做,会不会显得不够尊重?
转念一想——做生意这块,祁同伟才是行家。
听他的准没错!
他心头一松,反而有些振奋:“那就照你说的办!”
祁同伟沉稳回应:“您放心,万一有人不满意,我来处理。”
高育良彻底安心:“要不要提前做点宣传?”
祁同伟摇头:“先不急,等合作落定了再安排也不迟。”
这时,俾斯麦的一个电话让整个吕州高层都激动起来。
祁同伟本打算在高育良这儿吃顿饭,结果知府大人临时召集会议,拉着市政府几位主要领导就进了会议室。
祁同伟哪能跟着掺和,转身就走。
他一边往外走一边摇头——高老师这是魔怔了。
俾斯麦他们过来至少还得过完十五灯会,现在就开始忙活,让人怎么过年?
他带着家人径直回家。
路上钟小艾叹道:“师兄,高老师真是拼啊。”
祁同伟直言:“他的太高了。”
“第一站就是吕州一把手,多少人一辈子都盼不来的位置?”
“再说眼下吕州局面蒸蒸日上,搞不好两年后换届,他就调去京州了。”
钟小艾一惊:“要是去了京州,那岂不是全省前五的位子?”
祁同伟耸肩:“可不是嘛。”
“有这样的机会摆在眼前,你说他能不拼吗?换谁都会搏一把。”
钟小艾缓缓点头,却又皱眉:“可现在是过年啊,大过节的就开始布置任务,下面的人心里能服气?”
祁同伟笑了:“换个地方可能早有人嘀咕了,但在吕州,高老师说了算,谁敢跟他唱反调?”
钟小艾想想也是。
当初宁府尹把吕州搞得乌烟瘴气,是高育良上任后雷厉风行,硬生生把烂摊子收拾干净的。
哪怕高育良是借了祁同伟的力,但官场中人依然会念他的好。
高育良虽然是读书人出身,可教的是历史,最懂得审时度势、拿捏分寸。
在吕州这一亩三分地上,根本没人能跟他掰手腕。
他整合资源、调动人脉,简直毫不费力。
祁同伟低声说道:
“像高老师这样的领导,才是底下人真正愿意跟的。”
钟小艾有些不解:
“大过年的还安排活儿,大家不烦他还感激?”
祁同伟正色道:
“一个领导讨不讨喜,不在他给不给任务。”
“官场上的人心里最惦记什么?”
“出路!”
“跟着高老师干,政绩不断,升迁的机会比别人多得多。”
“换谁来都一样,都会愿意跟着他走。”
“小艾你要明白——上面走得快,下面才有空位。”
“这圈子里,向来是一个位置一个人。”
“要是上头不动,后头的人只能干熬年头,等轮班。”
“有点背景的还能活动到别的地方去,没靠山的就只能耗着。”
“不管哪种人,高老师对他们来说都是贵人。”
钟小艾认真点头:
“这话有理。”
祁同伟笑了笑:
“所以说,这就是门道。”
“不过啊,高老师要拉人干活可以,别拉上我就行。”
“这种事,让学习哥去出风头好了。”
钟小艾抿嘴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