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龙当然明白那公司的分量。
都说企业办社会,可这家远不止于此。
它早已深入基层血脉。
举个例子,在它覆盖的村落里,农民遇到难处,第一反应不是找政府,而是去找供销社的人。
为什么?
因为这家机构签了合同,从不食言。
说给种子就给种子,说补补贴就到账,从不含糊。
更关键的是,每个村子都派了两名常驻人员,每季度轮换一次。
杜绝了人情干扰,也切断了贪腐缝隙。
只要你跟他们搭上线,一年生计基本无忧。
种什么、怎么管、何时收,都有专人上门指导。
若放在从前,这就是“农官”的职责。
正因如此,百姓信它胜过信旁门。
再加上体量庞大,一旦反映问题,回应又快又准。
越是偏远贫苦的地方,它的影响力就越深。
那些地方山高路远,个别公职人员手脚未必干净。
而供销社背后是整套体系支撑,没人敢轻易招惹。
也正因它的存在,许多穷村的日子逐年好转。
可正是这份声望,让祁同伟警觉。
他低声说道:
“名声这东西,既是护身符,也是催命符。”
“它能立人,也能压人。”
“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碰到了民生的命脉。”
“你懂我的意思吗?”
赵瑞龙郑重地点头:
“我明白。”
祁同伟轻轻拍了拍手:
“咱们摊子铺得够大了。
等‘菜篮子’项目一落地,就得开始收网。”
“不然,迟早会引火烧身。”
赵瑞龙皱眉:
“可上面那两位,未必这么看吧?”
祁同伟笑了笑:
“他们当然不会这么想。
掌局之人,总觉得自己能控住全局。”
“但做人要看十年以后。”
“这种敏感的东西,越早放手越好。”
“不能等到上面递话才动,那就显得太迟钝了。”
“趁现在还能体面地扔掉这块烫手山芋,何乐不为?”
赵瑞龙叹了口气,带着几分惋惜:
“可当初,我们真是想为老百姓做点事啊。”
祁同伟点头:
“这话不假。”
“但还有一句老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有多大本事,吃多大碗饭。”
“人一旦有了不该有的念头,早晚要出事。”
“咱们还年轻,日子长着呢,别让这些事缠住脚。”
赵瑞龙立刻接话:
“你是领头的,我一直都听你的。”
也就从那时候起,赵瑞龙开始和夏禾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