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霸道?那我报警总行吧?”
赵立春越看越觉得儿子不顺眼,
“报警?这种涉及农村风俗的事情,只要不犯法,警察是不会深管的,最多调解一下,敷衍了事。”
赵瑞龙叫道:
“我房子要是真被烧了怎么办!”
赵立春淡淡地说:
“那又怎样?”
“一个村子的民风问题,警察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赵瑞龙越觉得不安:
“真要这样,那可不能让同伟去吕州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头子,别以为我没当过官,就拿我当傻子糊弄!”
“村长这种芝麻绿豆大的职位,你一句话的事儿。”
赵立春气得不行:
“我跟你说了这么多,你就记住这个了?!”
“我明明告诉你农村工作不容易,去的人少,能干出成绩的更少,你就没听进去别的?”
赵公子到底不傻,脑子一转:
“您是在磨炼同伟?”
赵立春举起手中的书:
“这是他写的书,年纪轻轻能把明史研究到这个地步,还用小说的方式重新写一遍,这绝对是个人才。”
“我刚才说他选了最难走、人最少,也是最光明的那条路。”
“只要他能走通第一步,后面就全是坦途。”
“同伟进组织的流程是我亲自安排的,他已经打上了我的烙印。”
“只要他在吕州的村里扎下根,能给那村子带来变化,升职只是早晚的事儿。”
赵立春没说出口的是,祁同伟去的那个村子,是吕州最穷的贫困县里的贫困村。
凭祁同伟的能力,想维持原状都比做出改变更难。
再说了,哪怕只改变十个人,也比什么都不做强。
这是对祁同伟的考验吗?
不!
他第一天到任,就已经通过了考验。
这种话当然不能对这个傻儿子说。
赵立春叮嘱道:
“同伟马上就要去吕州了,你这段时间别去烦他。”
“有这空,你去盯着《明朝那些事儿》出版的事。”
“别让他分心。”
赵瑞龙一听,觉得有道理,兴奋地跑出去了。
赵立春默默摇头:
“同伟确实是个人才,也是基层工作的好苗子,再观察观察吧。”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
赵瑞龙让刘新建安排了一辆吉普车,直奔吕州。
祁同伟早在一个月前已经先去了吕州上任。
钟小艾也跟着过去了。
赵瑞龙原本也想去,但他得在京州盯着《明朝那些事儿》的出版情况。
其他地方他管不到,但在汉东,一旦现盗版,立刻没收书籍,人也得进局子——这可都是他兄弟的钱!
赵瑞龙在汉东待了一个月,实在坐不住了,急匆匆就往吕州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