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尤其在学生群体中更为突出。”
这已经很明显了,这绝不是什么自的行为,而是有人在背后操纵。
否则,怎么可能全国上下、几乎同一时间都出现这种现象?
钟声又问:
“你在二王村的工作进展如何?”
祁同伟如实汇报:
“今年年底,二王村人均能增收一千五百块钱。”
钟声声音明显提高了:
“多少?”
祁同伟重复了一遍:
“一千五百块。”
“今年基础设施建设这块儿任务比较重,虽说农科院也派了专家下来指导,但农作物的产量提升并不明显。”
“现代化农业建设至少得年才能看到成果。”
钟声听了,有些难以置信:
“怎么会增收这么多?”
祁同伟语气平静:
“主要收入还是来自农机厂的工作。”
“按照工种不同,厂里的人基本工资都在二百三十块以上。”
“另外我们还修了两次路,日薪三十,最短的一次也干了一个月。”
“还有建幼儿园和小学,这些都得靠人来干。”
“村里的卫生、民兵安置等事务也不少。”
“二王村目前缺的是劳动力。”
“大伙儿都有活干。”
钟声皱眉问:
“你们怎么有那么多资金支撑这些项目?”
祁同伟如实回答:
“我把村里的一块地租给了农机公司,签了七十年的合同。”
“不过我没有选择一次性收钱,而是选择了入股。”
“占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农机厂运作得不错,这几个月产值已经突破了两百万。”
“利润我都直接投入到基础建设中去了。”
“等明年一过,二王村的茅草屋就会变成砖瓦房。”
钟声接着问:
“农机这块市场前景大吗?”
祁同伟点头说:
“非常大!”
“现代农业是未来的趋势。”
“特别是在包产到户之后,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情况更是如此。”
“很多人会去城市或者城镇打工,农村人口会逐渐减少。”
“在这种背景下,农业现代化是大势所趋。”
“无论是大型机械还是小型工具,都会有极大的需求。”
“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也会随之繁荣。”
“今年我接手得晚了些,不然光是农忙时出租农机,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钟声皱眉问:
“能有多大的收益?”
祁同伟压低声音:
“汉东南北都是重要的粮食产区,我组织农机从南往北一路收割,就这两个月的农忙期,市场价值就有四五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