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龙尴尬地笑了笑,没再说话。
这事说出来恐怕都没人信,
农机公司自己生产的设备,前期的图纸居然都是祁同伟画出来的。
按说他是汉东大学的高材生,画几张图纸也没什么奇怪的吧?
才怪!
这根本不正常。
可图纸确实是祁同伟画的,而且还是在大家眼皮底下完成的,谁也挑不出毛病。
真实情况是,祁同伟不过是利用随身空间,把自己以前见过的农业机械复刻出来,再画成图纸。
再加上基因药液的开,他现在已能做到过目不忘。
表面上看他在现场默写图纸,
实际上……
也确实是默写而已!
祁同伟认真地说道:“龙哥,咱们这个农机厂一开始,其实是不赚钱的。”
“创收的关键在于来料加工和配件维修保养。”
“真正带来利润的,是从我们自主设计农机开始。”
“这些产品在市场上独一无二,更重要的是贴合东大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的农机销路很好。”
“这也正是我们赚钱的。”
农机厂中最受欢迎的是丰收系列的农用车辆。
其中包括低运输车、拖拉机以及农用三轮车。
吕州是汉东省的农业城市,道路状况复杂,坑洼不平,简直难以通行。
正规厂家的农机像冈本和汉斯的产品,到这里也得趴窝。
汉斯的质量还算过得去,结实耐用。
冈本的特殊零件一旦损坏就彻底没辙。
即便是这两个品牌,在吕州的复杂路况面前也无能为力。
但二王村农机厂的丰收系列却直接打开市场。
无论什么地形,什么道路都能适应,最关键是结实耐用,就算坏了也不怕,因为维修起来毫无压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水县的许多农户买了三轮车之后,直接当成日常出行工具。
乡下道路虽然颠簸一些,但有一辆三轮车,出门都显得体面。
宁家早就盯上了农机厂,也并非没有道理。
这产品实在太过硬核,丰收系列一推出,迅在流水县热销。
甚至还有向外展的趋势。
赵公子倒是雄心勃勃,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可祁同伟却压住了他的冲动——人手不足,资金有限,贸然扩张,不是自找麻烦么?
祁同伟这么一说,赵公子立刻反应过来:“对对对,我们严重缺乏工程师!”
“这需要慢慢培养。”
赵瑞龙叹了口气:“人才还是太少了!”
“我们必须尽快聚集一批能人。”
祁同伟摊摊手:“就我们二王村这地方,你拿什么吸引人才?”
赵瑞龙顿时不服气。
我可是赫赫有名的——乡村企业家!
可仔细一想,自己又泄了气。
就流水县二王村这块招牌,别说吸引汉东其他城市的人才,就连吕州本地其他县的人都招不来!
赵公子顿时急了:“同伟,你说我们怎么才能把人才招过来?”
赵瑞龙之前对这些事都不太上心。
作为赵立春的儿子,衣食无忧。
别人还在为吃块糖开心的时候,赵公子已经喝汽水喝到腻了。
认识祁同伟之前,他就是一个四处瞎逛的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