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员的指导方式都是集中式的,怎么可能做到那样细致入微?
上官校长皱眉:“你这个计划……规模到底有多大?”
“三百个学生还不够?”祁同伟反问。
“难道要把每一亩地都建成高标准的示范田?”
祁同伟伸出手指:“我需要的学生,先得是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还没到专家的程度。”
这一点上官校长也认可。
现在的大学生,确实很少有人浑水摸鱼了。毕竟学得扎实,将来进了单位才有人重视。
农业大学的学生,那可是真的要下地干活!
但就算是种地,也不可能在短短四年时间里把所有农作物都轮种一遍。
“第一是专业能力还有点欠缺,第二是他们毕竟还是学生,还没完全适应社会角色。”
“面对突情况,能不能真正融入当地村民之中,谁也无法预料。”
“所以我其实准备了五成的淘汰率。”
啊?!
上官校长微微皱眉:“这淘汰率是不是太高了点?”
祁同伟摊了摊手:“要是没人带着,能有一半的人留下来,我就心满意足了。”
他接着说道:
“最开始我只是打算招几个农业技术员就行了。”
“因为起步阶段覆盖的范围也不大,就小桥镇的二十一个村子。”
上官校长一愣:“你不是还没毕业吗?”
“你不是只是个村支书吗?”
祁同伟略带腼腆地说:“咱们汉大的毕业生质量一直都不错,前几天,我被调任为小桥镇的代镇长。”
上官校长吃了一惊:“副科级?”
祁同伟笑了笑:“年纪轻、资历浅、学历也不够,只能先干副科。”
要是他手里有博士学位,那晋升流程能快不少。
但祁同伟并不在意这些,他选择从基层做起,本就是为了长远布局。
在体制内,一个人单打独斗的力量,根本比不上一个团队的力量。
他不想当孤胆英雄,他想做的是一个有坚实后盾的组织者,该走的路,必须一步一步踏实地走。
反正他还年轻,今年才二十岁。
等得起!
上官校长想了想,说道:“那一个镇配个六七十个技术员,也够了吧。”
祁同伟耸耸肩:“我在二王村有个工厂项目,因为用工只招了本村的农民,周边村子的人有意见,就把县里给围了。”
上官校长啧啧称奇:“你那个厂子的待遇看起来真不错。”
祁同伟笑了笑:“那当然,工人最差的也能拿三百一个月。”
啊!
上官校长感叹:“怪不得会闹事。”
“现在城市里的工人,一个月也就三百上下。”
“还不一定准时。”
祁同伟认真地说:“我从不拖欠工资,加班还有补贴。”
上官校长听后摇头苦笑:“难怪他们要闹县里。”
县里被围一下,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上官校长经历过的离谱事还多了去了。
这不过是农民想改变生活状况的一种方式罢了。
没人会真的因此责怪他们。
喜欢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请大家收藏:dududu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