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自从这孩子长大以后,这是头一回从外地带东西回家。
他带的都是一些吃的、用的,没什么稀奇的东西。
可赵立春心里却很暖。
这小子总算懂事了。
只是想到赵瑞龙的变化是因为祁同伟,他心里又多了几分复杂。
赵立春把那些年货放好,赵瑞龙又从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老爷子,这是我亲手做的小玩意。”
赵立春好奇地打开一看,是一条皮带。
赵瑞龙的意地介绍:
“小王庄的村民打了几头野猪,卖给了农机厂。”
“厂里做饭的师傅处理野猪时,我特地让他留下了猪皮。”
“我拿它做了条腰带。”
“您快试试合不合身。”
赵立春一边听着一边试用,
“我一开始还以为做皮带挺简单,结果工序可麻烦了。”
“野猪其实早就打到了,本来还想给您带点肉尝尝……”
赵立春哈哈大笑:“你还能吃得下野猪肉?”
赵瑞龙苦笑着摇头:“别提了,那味道又腥又膻,肉还特别粗,难吃得要命……咦,老爷子您也吃过?”
赵立春点点头,有些感慨:“那时候为了填饱肚子,什么没吃过?”
“连鳄鱼都吃过!”
“那时候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
赵瑞龙这才明白过来:“同伟说,等明年养殖场建好了,准备把野猪和家猪配种。”
“野猪长得慢,肉质也差,如果从小培育,肉应该会好很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等有了成品,我第一个给您和钟叔叔送过来。”
赵立春听得更加欣慰了。
环境真的能改变一个人,赵瑞龙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在认识祁同伟之前,他跟谁混?
一个叫老五的街头混混!
他堂堂布政司的儿子,整天和那种人鬼混,简直丢人丢到家了。
自从认识了祁同伟,他整个人都变了,几乎天天围着人家转。
接人待物的水准明显提高了,也开始顾及他这位老父亲的情绪了。
难怪古人有“孟母三迁”的典故!
古语果然不假!
赵立春听着心里高兴,不住地点头,只是房间温度偏高,忍不住轻咳了几声。
赵瑞龙忽然一拍脑门:“对了,同伟还托我带了个小物件过来,咱们爷俩光顾着聊天,我竟然给忘了。”
赵立春好奇地问:“什么东西?”
赵瑞龙笑着说:“一个小玩意儿,简单说,是个加湿器。”
他转身跑出去,一会儿抱回一个精致的摆件。
赵瑞龙问:“老爷子,你喜欢什么香?”
“茉莉、栀子、茶花、桂花……你挑一个。”
赵立春略显疑惑地随口答道:“那就桂花吧。”
他有点摸不着头脑:“你这是搞什么名堂?”
赵瑞龙一边操作一边解释:“这是加湿器。”
“天气干燥时,能提升空气中的湿度,对身体有好处。”
南方是没有集中供暖的,汉东省除了西北部少数地区外,基本都不通暖气,只有官方机构例外。
赵立春是汉东省布政使,他住的地方怎么可能没有暖气?
地暖技术早在东大时期就已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