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龙难得认真:
“主要还是电池供应。”
“说到底,踏板车拆开也就那几大件,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电池。”
“电池跟不上,其他配件再快也没用。”
“伟哥提了个思路,就是把踏板车的零部件进一步细化。”
“简单说,除了核心的动机、电池和控制系统,其余的都交给合作厂来做。”
“我们只负责最后的组装环节。”
赵立春若有所思:
“这个办法可行?”
赵瑞龙点头:
“可行,只要把住质量关,就不怕出问题。”
“而且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展。”
“伟哥也说了,单靠我们自己,根本吃不下这么大的市场。”
“现在是抢市场的关键时候。”
“这么做的好处很明显——降本增效,打响品牌,快铺开市场。”
“当然也有风险。”
“就是容易给别人做嫁衣,培养潜在对手。”
赵立春饶有兴致地问:
“你不担心?”
赵瑞龙笑了笑:
“我也问过伟哥这个问题,他说哪有永远风光的行业,再好的企业也难保百年不衰。”
“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最基础的产业做扎实。”
赵立春一愣:
“基础产业?”
赵瑞龙脱口而出:
“衣食住行嘛!”
“不管社会怎么展,这些是绕不开的。”
“有些行业可能几年就没了,但这些基本需求永远不会变,变的只是形式。”
有道理!
赵立春接着问:
“那下个月的产能能做到多少?”
赵瑞龙答得干脆:
“八万辆!”
“这是我们当前的最大负荷。”
“要是再硬压产能,出事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安全。”
赵立春立刻表态: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口碑也是第一位。”
“有多大能力就接多大的任务,别盲目追求度。”
赵公子笑着站起身:
“老爷子,我没等你话就去吕州了,那边北方联合工农业国的事让我心里痒痒的,真等不及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立春反问:
“人家电话都打到我这儿了,你是不是也该有个回应?”
赵瑞龙好奇地问:
“老爷子,您怎么看这事?”
赵立春淡淡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