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不识字的大妈
g次高铁的车门刚滑开,王秀兰就拎着碎花布包往里冲。她的座位在车厢a,可走到座位旁,却看见个戴黑框眼镜的小伙正对着电脑敲字,指尖在键盘上翻飞,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表格看得人眼晕。
“小伙子,麻烦让让。”王秀兰的声音带着山东口音,布包上的绣花牡丹蹭到小伙的胳膊。
小伙抬起头,露出张稚气未脱的脸,眼睛里布满血丝。“阿姨,您的票呢?”他扶了扶眼镜,电脑右下角的时间显示凌晨三点——看来是熬了通宵。
王秀兰把票递过去,手指在“无座”两个字上摩挲着,故意皱起眉头:“唉,人老了,眼也花了,这上面的字跟蚂蚁似的,你帮我瞅瞅,我那座位在哪儿?”她的银在车厢灯光下泛着白,佝偻的后背像棵被风吹弯的麦子。
小伙接过票,认真地看了看,又对照着座位上方的标识:“阿姨,您这是站票,高铁的站票不用对号,找个空地方站着就行。”他指了指过道,“那儿宽敞,您可以靠会儿。”
王秀兰的脸僵了一下,随即又堆起笑:“站票啊……那可巧了。”她往小伙身边凑了凑,手轻轻拍着座椅扶手,“我这腿前儿在菜市场摔着了,医生说不能久站,站一会儿就打颤。”她掀起裤腿,露出块青紫的瘀伤,看着确实触目惊心。
小伙的目光在瘀伤上停了停,又看了看王秀兰佝偻的腰,突然站起身:“阿姨您坐,我年轻,站着没事。”他合上电脑,往座位底下塞了塞,背包带勒得肩膀红——里面鼓鼓囊囊的,像是装着厚重的资料。
“这多不好意思……”王秀兰嘴上推辞,屁股却已经沾了座椅,双手在膝盖上擦了擦,“那我就坐一会儿,等你累了再说。”她的眼睛瞟向小伙放在小桌板上的手机,屏幕还亮着,购票信息的界面没关,座位号清清楚楚标着“车a”。
第二节:顺水推舟的善意
小伙扶着椅背站在过道,王秀兰却没“只坐一会儿”。她从布包里掏出个保温杯,拧开时冒出热气,是枸杞泡的菊花茶。“小伙子,你也喝点?败火。”她把杯子往小伙面前递了递,花瓣在水里打着旋。
“不用了阿姨,我不渴。”小伙摆摆手,视线落在电脑屏幕上,眉头微蹙——刚才没保存的方案,不知道还在不在。他每隔几分钟就看一眼手机,像是在等重要消息,手指无意识地在扶手上画着圈。
王秀兰看在眼里,慢悠悠地呷着茶:“你这是去出差?看你这方案改得,比我家孙子写作业还认真。”她的目光在屏幕上扫了扫,全是密密麻麻的数字,“是搞工程的吧?我家老头子以前也干这个,天天抱着图纸不撒手。”
小伙的嘴角扯出抹笑:“阿姨好眼力,是市政工程的预算方案,明天早上就得交,只能在火车上赶了。”他打了个哈欠,眼底的青黑更重了,“本来想买个靠窗的座,能踏实改方案,结果抢票的时候只剩这个座了。”
王秀兰没接话,从布包里摸出袋饼干,是老伴爱吃的葱油味,递过去:“垫垫肚子,饿着肚子干活没力气。”小伙刚想推辞,就被她按住手:“拿着,我这老太太牙口不好,吃不动硬的。”
列车员推着餐车经过,不锈钢餐盘碰撞的声音在安静的车厢里格外清晰。王秀兰突然提高嗓门,声音能传到前后几排:“小伙子人真好!知道我这站票腿不好,非得给我让座,现在年轻人真有素质!”
周围的乘客纷纷抬起头,目光落在小伙身上,带着赞许的笑。靠窗的大爷竖起大拇指:“好样的!懂得尊老爱幼!”过道另一边的大姐也附和:“现在这样的年轻人不多了,值得表扬!”
小伙的脸“腾”地红了,像被煮熟的虾子。他张了张嘴,想说“这是我的座位”,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总不能跟个老太太抢座位,还显得自己斤斤计较。他只能尴尬地扶着椅背,朝大家摆摆手,嘴角扯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
王秀兰看着他窘迫的样子,眼底闪过丝狡黠,却很快被慈祥盖住。她往嘴里塞了块饼干,咔嚓声在小伙听来格外响亮,像是在嘲笑他的“有苦难言”。
第三节:众人的目光
下一站上来不少乘客,过道里渐渐挤满了人。有个抱孩子的年轻妈妈没找到座位,孩子哭个不停,引得周围人频频皱眉。王秀兰突然站起来:“姑娘,你坐这儿,我站会儿活动活动筋骨。”
“这怎么好意思……”年轻妈妈抱着孩子,有些犹豫。
“没事,我这腿歇得差不多了。”王秀兰拍了拍座椅,冲小伙使了个眼色,“让这小伙子坐回去,他还得改方案呢,耽误了工作可不行。”
小伙刚要坐下,王秀兰却在他耳边压低声音:“别急,阿姨跟你说句话。”她凑近时,带着股淡淡的肥皂味,“你这方案里,第三页的材料单价是不是写错了?比市场价高了三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伙愣住了,赶紧打开电脑翻到第三页,果然现个明显的错误——昨晚熬糊涂了,把“吨”写成了“千克”。他后背惊出层冷汗,要是就这么交上去,少不了被领导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