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胡乱擦去脸上的泪水,一脸悲痛地说:
“我就是陈大夫你昨天救下的吴荷花的女儿——杨新月,也是杨启航那个不孝子的亲姐姐。”
“呜呜呜——”
“我是真的没想到这个狗东西把我妈带回来,居然是为了虐待她。早知道这样,当初我就不应该把妈送回来,送回来让她跟着杨启航这个狗东西吃苦,甚至差点死了。”
如今想来,杨新月依然是后悔不已。
自从改革开放,她就尝试性地做点小本生意。
后来和丈
夫挣了点小钱,就去了市区,继续做生意。顺便把母亲带去市区,说是替她们夫妻俩看孩子,实际上还是想让身体开始不舒服的母亲多多休息,不要为了弟弟就不顾身体埋头苦干。
但还没在市里待上几年,弟弟就不乐意了。
搬出了儿子才是应该给父母养老的说辞,就连村里人也都这样劝说,加上母亲也不忍弟弟在村子里受到其他人的异样目光。
杨新月无奈只能将母亲送回来,近一年事忙,她没空回家,只能从和弟弟的电话中了解母亲的近况。
没想到对方竟然敢阳奉阴违,差点直接送母亲去死。
现在想起弟弟,她都狠得牙痒痒。
陈茵不了解其中内情,但看到昨日才暴露情况,今天一大早杨新月就出现在小河村,对母亲的感情肯定很深。
看到对方懊悔的模样,她也只能从一个医者的角度劝解。
“目前病人的状况还算可以,只要往后精心修养,能够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不是问题。这些都要需要你这个女儿承担,所以还请坚强一点。”
此言一出,杨新月吞下哽咽的声音,擦干眼泪,表情郑重。
“对!陈大夫你说的对,我还要照顾我妈,是不应该哭哭啼啼的。”
“今天凌晨赶到家的时候,我看见母亲已经可以说出一些气音,刚刚更是稍微可以做点抬脑袋的小动作。不知道陈大夫能不能现在抽空去看看?”
陈茵当即抬手看了一眼时间,抬眸对上杨新月满含泪光的乞求眼神,点了点头。
随即,她对着门口等候看病的村民们说:
“今天的义诊依旧九点开始,我先去杨同志家里复诊一下。”
一听这话,村民们纷纷不在意地摆手。
“陈大夫,快去快去!我们再等一会儿也没有什么问题。”
“荷花的病可比我们严重,陈大夫就先跟着新月一起去吧。”
“陈大夫放心,我们就在这边坐着等,不着急。”
……
杨新月对大家慷慨的行动鞠躬道谢,然后急匆匆带着陈茵往家里走。
陈茵走进房间,一眼就看见了在床上蜷缩着的病人,相较于昨天的状态,现在显然是好了很多。
她先是上前仔细询问了病人目前的感受,再切脉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