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字营校场的尘土被马蹄掀起三尺高,三百骑兵正围着姜浩演练【白虎战阵】。
盾墙交错如鳞,弓骑箭矢上弦,轻骑游走如电,兵煞之气在阵中流转,渐渐凝成淡淡的白虎虚影。
经过麒麟阁的磨砺,姜浩对“聚煞之法”的把控愈精准,再加上人数已增至三百的骑兵部队,这门上乘战阵的威力已比初练时强了一大截!
同时,他也在借助纳入体内的兵煞之力锻体,打磨体魄,夯实根基。
就是每一次兵煞锻体对于身体的消耗都太大,为防止暗伤,还得定期服用水愈丹。
好在上一次吕师姐给了一瓶七品层次的,足够他使用一段时间了。
“统领,外务堂急报!”
萧燃策马奔来,玄甲上沾着晨露,手中举着一封火漆封口的信函。
“郡城和本山那边都有动静,消息是一刻钟前刚送到的!”
姜浩抬手示意停阵,青蛟枪拄在地上,肌肤表面的淡金光晕缓缓收敛。
他接过信函拆开,外务堂的字迹工整利落,却透着几分仓促:
燕北郡城,莲生教乱军数次攻城,前军先锋之一被钟相斩于城头,宇文天宝率部接管西城门防务,两家势力合流。
与此同时,麟山城通往本山的官道上,现三队带伤骑手,均为齐云宗内门弟子,称本山藏经阁遭夜袭失火,火势已控制,但典籍损失惨重。
“钟相斩先锋……”
姜浩指尖划过信函末尾的“加急”印记,眉头微拧。
“钟家内斗本就激烈,钟相这是借‘拒降保皇’立威,想彻底架空钟砚。方百腊隐忍半月,怕是要趁机攻城了。”
“更蹊跷的是本山。”萧燃压低声音。
“外务堂的暗线补了消息,说那些骑手伤口不是火焰灼烧,倒像是被利爪撕裂,而且有人隐约听见‘地下震动’,根本没提藏经阁的火势细节!”
姜浩心头一沉。
外务堂的情报向来精准,骑手的伤口与说辞矛盾,显然“藏经阁失火”只是幌子。
他抬头望向齐云宗本山方向,那里云雾缭绕,看似平静,却让他想起传功堂典籍中提过的“本山禁地多与地脉相连”。
——难道是禁地出了变故?
“陆星雨!”
姜浩高声喊道,“把传功堂给的《本山地理纪要》取来!再催问外务堂暗线,务必查清楚‘地下震动’的具体方位!”
陆星雨应声取来典籍,姜浩翻到“禁地篇”,指尖点在“五方大狱”的条目上。
这处禁地记载寥寥,不知位置所在,只说“镇押凶物,关乎宗门气运”。
他正思忖间,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外务堂传令兵跌撞着跑来,脸色惨白:“姜校尉,外务堂白长老传令!本山一切安好,各附属城无需支援,原地待命!”
“无需支援?”姜浩猛地抬头,眼中满是诧异。
武院内的一殿五堂,他只与传功堂值守长老袁白通相熟,算是对他颇为青睐的宗门贵人,其他高层则相对不熟。
也就洞明堂的宋若虚长老有过一面之缘,跟外务堂长老白晓声还真是缘悭一面。
藏经阁遭袭竟不让支援,对于这位白长老的反常命令反而坐实了他的猜测:本山的麻烦绝不止“失火”那么简单。
传令兵匆匆离去,姜浩捏紧典籍,转身走入中军帐。
此刻不是纠结猜测的时候,他遵令行事即可,当务之急,提升实力才是应对变数的根本。
他盘膝坐下,指尖轻点眉心,麒麟图腾显现,泛起淡紫光芒。
嗡
一个眨眼的功夫,姜浩已立于石台之上。
孙长策依旧红袍银甲,见他进来便大笑:“小师弟倒是勤勉!看来上次说的‘力量凝聚’,你摸到门径了?”
“还请孙师兄指点。”
姜浩拱手,这次没有贸然出拳,而是沉腰站定,脑海中回放着白虎战阵“三百兵煞汇于一点”的轨迹。
袁白通曾说“武学与战阵本是同源”,或许能将阵中“聚煞”的诀窍用到拳法上。
“试试把气血凝在拳头,形成拳套将其包裹试试。”
孙长策踏步上前,右拳抬起,气血霞衣如火焰流转,丝丝缕缕的缠绕在拳头上,他刻意放慢了度。
“再想象你的右臂为枪身,拳头是长枪的枪尖,所有力量都往这一点涌,别漏了!”
姜浩深吸一口气,将天龙劲运转到极致,气血在经脉中奔腾,原本分散在四肢的力量渐渐向右手凝聚,肌肤表面泛起细密的金红色光点,仿佛有兵煞附着其上,触感与战阵聚煞时竟隐隐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