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了多次重击,他的手掌已微微发麻,真气运转也变得迟钝了。
与这种级别的武者交战,只会忙于应付如潮的攻势,无暇分心使出符箓法术,吕一航早料到如此,因此,他只带了一柄制式长剑上擂台,想以剑术拼个胜负。
太极剑主张的是“以柔克刚”,在兵器交接的一刹那,借用对手的力量,往侧边卸下劲力,使他的身体露出破绽,方便进攻要害,或是钳制对手的兵器,令其落入己方掌控,甚至脱手坠地。
但是,对上天生奇力的陆泽柏,吕一航始终无法化解他的全部力量,每次化劲都化得勉勉强强,就像在暴风雨中撑着一叶扁舟,稍有不慎便要翻覆。
——必须找到破局的方法!
武者的交锋并不局限于兵刃拳脚交击之时,早在双方摆出架势,目光交错的那一刻,真正的较量就已开始了。
他们会在脑中酝酿招式,揣摩对手的进攻路数,想象生死搏杀的场景,筋骨随之紧绷,蓄势待发。
此时的交锋,比拼的是“观察力”,谁能预判到对手的动态,谁就能抢占先机。
吕一航呼出一口气,睁眼看向陆泽柏,阴阳眼的视线洞穿肌骨,连经脉的运作也清晰可见。
在他的视野里,陆泽柏的真气循着周天轮转,行经窍穴之时,非但未有衰减,反而愈发强盛,仿若时令更迭,生生不息。
吕一航心头一震,恍然大悟:这就是陆泽柏不知疲惫,越战越勇的原因。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相传“皇天四时剑”练至高深,竟能改换人体运行内功的法门,将一身经脉锤炼成“天时剑脉”。
四时轮回寓于体内,真气循环无竭,劲力永不衰减。
就在此时,吕一航察觉到陆泽柏体内真气陡然攀至顶峰,如钱塘江的大潮般势不可挡。
所谓“观澜术”,能够看穿真气运行的“势”,凭对手气势的起伏来料敌机先。
攻击会从何处袭来?
吕一航屏住呼吸,阴阳眼死死锁住对方的身形。
霎时间,根据真气奔涌的动向,第六感般的预感在他心中浮现。
——是左肩!
剑光闪现,破空而至,扫向吕一航的肩膀。
“皇天四时剑”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十八招均是快剑,如秋风扫落叶般迅捷。
象征处暑的“天地肃”更是其中的强劲杀招,出剑前会把剑锋藏于下腋,以其起手姿势之隐蔽,极其适合用来抢攻。
因为吕一航有所预料,所以提前侧过身子,长剑斜挑,使出太极剑的“引劲”,巧妙地将这股劲力牵引到下方。
剑锋偏移了一寸,擦着吕一航的袖口而过。
吕一航虽接下这一击,腕上却传来一阵剧烈的震颤,险些握不住剑柄。“皇天四时剑”太过刚猛,单凭“化劲”已不足以化解全数。
而他没有时间思考对策了,只因陆泽柏顺势上挑剑尖,直指他的下颔,乃是一招“鸿雁来”,与前一招首尾相衔,了无破绽。
吕一航的佩剑正垂向地面,无论如何也施展不了化劲,只得后退两步,暂且避开锋芒。
陆泽柏得势不饶人,箭步上前,再次使出“惊春霆”,长剑高举过顶,以落雷之势垂直下斩。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在说:“事到如今,你还化得了劲吗?”
躲是躲不了了,吕一航咬紧牙关,横起剑身,平举在脑门之上,挤出小臂的最后一丝劲力,硬碰硬地接下此招。
“铮——”金铁相击,火星四溅,擂台的木板也发出了低沉嗡鸣。
陆泽柏暴喝一声,左手猛然按上剑脊,双臂齐发劲力,剑刃如泰山压顶,欲将吕一航连人带剑一起碾碎。
这不是什么优雅的剑招,只是单纯的比拼蛮力而已。
武打本就是胜与负的游戏,只要能赢,就得用上每一块肌肉,每一分力气——武者的求胜欲本当如此!
但奇怪的是,陆泽柏感到剑锋上传来的阻力越来越弱,仿佛坠入了泥沼之中。
“世间武学,有的以快服人,有的以力压人,但武当派的『太极』不一样,他们会『舍己从人』,你想要什么都尽管拿去,等你回过头来,就陷入了『缠丝劲』的织网,再也脱不出来了。”
回想起父亲的教诲,陆泽柏不禁汗毛直竖:“糟了!”
吕一航竟以“听劲”之妙,探知剑上劲力流向,一点一点撤去力量。
当时机成熟,吕一航双膝一屈,步子迈向侧面,并将长剑撤到一边,将那如山重压尽数卸开。
陆泽柏猝不及防,剑锋劈入虚空之中。
在陆泽柏掌控不了宝剑的那一瞬,只见吕一航右腕轻旋,剑身如附骨之疽,牢牢粘住对手之剑,顺其势做着微妙的旋转。
陆泽柏只觉手中兵器不再受控,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漩涡牵引着,要从他掌中溜走似的。
——这才是真正的……太极。
陆泽柏沉下气息,奋力缩肘挣脱,手腕却承受不住扭旋的太极劲,长剑终于脱手,在空中转了几个圈,插进了地板。
吕一航抢进陆泽柏的身前,对他的肩膀猛地一拽,加上手腕拧转的力量,他彻底失去重心,“扑通”摔倒在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