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作者九盏 > 第7章 盲者辩冤(第1页)

第7章 盲者辩冤(第1页)

县衙正堂,森然肃杀。

乌沉沉的“明镜高悬”匾额高悬梁上,仿佛一只冰冷的巨眼,俯瞰着堂下的一切。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劣质皂角清洗地面的气息,还有一股若有若无的铁锈腥气——那是常年刑讯浸入砖石木料深处的陈腐血气,此刻与王婶尸身散出的死亡气息混合在一起,令人窒息。

茶心被两个粗壮的衙役按着肩膀,跪在冰凉坚硬的水磨青砖地上。膝盖硌得生疼,寒气顺着骨髓往上爬。她身上那件洗得白的素色布裙,在满堂皂衣和深色公服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单薄和扎眼,如同一朵误入森罗殿的雪绒花,随时会被这阴森的墨色吞噬殆尽。

“啪!”

惊堂木炸雷般响起,震得屋梁上的积灰簌簌落下。

“堂下犯妇茶心!”赵县丞端坐主位,白净面皮上那两撇八字须因激动而微微颤动,三角眼中寒光如刀,直刺茶心,“人证物证俱在,仵作勘验结果凿凿!王张氏(王婶)暴毙,手握你涤尘轩‘碧潭飘雪’茶包,其心脉为无形巨力捏碎,死状奇诡!而那茶包经沸水冲泡,竟显化污血邪相,腥气冲天!分明是你以妖邪之术炮制毒茶,行魇镇诅咒之事,害人性命!铁证如山,你还有何话说?招供,免受皮肉之苦!若敢狡辩,三木之下,何求不得?哼,人心似铁非似铁,官法如炉真如炉!本官劝你莫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字字如冰锥,句句似重锤,带着官威的森然煞气,狠狠砸在茶心身上。两旁手持水火棍的衙役齐声低吼:“威——武——!”声音在空旷的大堂内回荡,更添几分阴森可怖。

茶心脸色苍白如纸,身体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恐惧像冰冷的藤蔓,缠绕着她的心脏,勒得她几乎喘不过气。赵县丞的指控,如同天罗地网,将她牢牢困死:茶包是她的,王婶拿着它死了,茶泡出血,仵作说心脏被捏碎……环环相扣,看似无懈可击。她抬眼看向赵县丞,那眼神里哪有半分为民做主的清明?只有急于将她定罪、掩盖什么的阴鸷和狠厉!

“大人!”茶心强压下翻涌的恐惧和委屈,声音带着倔强的嘶哑,“民女冤枉!那茶包确是出自小店,但‘碧潭飘雪’制作皆有定规,辅料仅雪芽、茉莉、山泉,绝无邪物!街坊邻里皆可作证,此茶售卖已久,从未出过差错!王婶之死必有蹊跷,是有人栽赃陷害!大人明鉴,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岂容魑魅魍魉颠倒黑白?”她的话语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死寂的公堂上激起微弱的涟漪,但旋即被更大的沉默和官威吞没。

“栽赃陷害?”赵县丞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八字须抖动着,“好一张利嘴!事到如今,还敢巧言令色,攀诬他人?看来不动大刑,你是不会招认了!来人!取拶指来!让她尝尝‘十指连心’的滋味!”

“得令!”胡捕头狞笑着应声,从旁边的刑具架上取下一副乌沉沉的枣木拶子,那粗大的绳索和中间用来收紧的木棍,散着令人胆寒的气息。他一步步走向茶心,眼中闪烁着残忍的快意,仿佛已经听到了那指骨碎裂的清脆声响。

“慢!”

一个平静却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如同定海神针,骤然定住了这即将行刑的肃杀场面。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投向大堂门口。

玄鉴。

他依旧一身洗得白的青布长衫,手持那根普通的青竹杖,墨玉般的布带覆眼,隔绝了世间一切光明,也隔绝了这公堂的森然威压。他就那样静静地立在门槛之外,仿佛一竿从水墨画中走出的孤竹,风雨不惊,霜雪难侵。

两名衙役下意识地横棍阻拦:“大胆!公堂重地,岂容擅闯!”

玄鉴脚步未停,竹杖轻轻一点地面。

笃。

一声轻响。

奇异的一幕生了——那两个膀大腰圆、凶神恶煞的衙役,竟像被一股无形的柔和力量推开,不由自主地向两旁踉跄了一步,让开了道路。他们脸上充满了惊愕和茫然,仿佛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让开的。

玄鉴步履沉稳,竹杖点在青砖上,出笃、笃、笃的轻响,不疾不徐地走了进来。每一步,都像踩在某种无形的韵律之上,让堂上那股压抑的肃杀之气莫名地滞涩了一下。

“是你?”赵县丞看清来人,三角眼中厉色更盛,几乎要喷出火来!就是这瞎子,在长街上当众点破县衙后堂有异,引来无数猜疑,险些让他下不来台!“大胆刁民!咆哮公堂,阻挠办案,罪加一等!来人,给本官拿下!”

胡捕头立刻丢下拶子,带着几个衙役如狼似虎地扑向玄鉴。

玄鉴仿佛未觉那逼近的凶险,竹杖依旧稳稳点地,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大人何必心急?真金不怕火炼,真理不惧人言。此案疑点重重,草草定罪,岂非令真凶逍遥法外,令逝者九泉难安?草菅人命者,天理昭昭,报应不爽。”他微微侧,墨玉布带仿佛“看”向胡捕头腰间,“胡捕头,你腰间水囊,今晨所汲西山寒泉,清冽甘甜,可惜沾染了三分戾气,恐坏了心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胡捕头前冲的身形猛地一滞,手下意识地摸向腰间的水囊,脸上惊疑不定——这瞎子,连他水囊里装的什么水都知道?!

赵县丞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一派胡言!此案铁证如山,何来疑点?你这妖言惑众的妖人,莫非想包庇这妖女不成?”

“铁证?”玄鉴嘴角似乎极其轻微地向上扯了一下,那弧度冷峭如冰,“大人所指‘铁证’,便是那泡出污血的茶包?”

“哼!那杯邪物,众目睽睽,难道有假?”赵县丞声色俱厉。

“邪物不假,但炮制邪物者,却未必是这丫头。”玄鉴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漠然,“大人可知‘移花接木,李代桃僵’之术?”

他竹杖轻轻一点地面,如同画师提笔点墨:“那茶包封口火漆完好无损,表面看确是原物,此为‘移花’。然则,只需在茶包封口之后,以极细的‘引魂针’刺入寸许,将蛊种悄无声息地送入其中。针孔细若蚊蚋,肉眼难辨,即便仵作细查,若非刻意寻那针眼,也极易忽略。此乃‘接木’!”

“蛊种?”堂上众人皆是一惊,连赵县丞眼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不错。”玄鉴微微颔,声音如同寒泉流淌,清晰而冰冷地剖析着那骇人的手段,“此蛊名为‘噬心蛊’,其卵细小如尘,无色无味。一旦混入茶中,遇沸水即醒,化无形之体,循血脉入心窍,聚则成爪,捏心碎脉,噬魂夺魄!故死者心脉呈粉碎状,却无半分外力伤痕!此等杀人于无形,嫁祸于千里之毒计,端的是阴狠刁毒,天衣无缝!”

他的话语如同揭开了地狱的一角,将那血淋淋的恐怖手段赤裸裸地展现在众人面前。堂上衙役们脸色白,握着棍棒的手心沁出冷汗。茶心更是听得浑身冷,若非玄鉴道破,她纵有百口也难辨清白!

“荒谬!”赵县丞猛地一拍惊堂木,试图压下心底那丝不安,“蛊种之说,虚无缥缈!你空口白牙,有何证据?莫非想凭这些怪力乱神之语,混淆视听,为这妖女开脱?”

“证据?”玄鉴微微抬头,墨玉布带“看”向赵县丞的方向,唇角那抹冰冷笑意更深,“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此蛊性烈嗜血,需时时以精血喂养,尤以辰巳之交,阴阳交替之时,最为躁动难耐。其躁动时,其声如幼蚕噬桑,细微却尖锐,常人难闻,然对耳力敏锐者,却如洪钟贯耳,清晰可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