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头看向祁同伟,眼里藏着明显的笑意道
“不错不错,做得好,同伟!要不是怕耽误你在公安系统的前程,我都想把你调来给我当秘书了。”
(这小子没白在基层磨,不仅把事办了,还把人心拢住了。这份细心和分寸感,比不少机关里待了十年的人都强,没做秘书,真是可惜了。)
祁同伟站在桌前,嘴角弯出恰到好处的弧度,语气里带着学生对老师的敬重道
“高老师,您谬赞了,这些都是我该做的。”
这话刚落,高玉良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眉头轻轻蹙起,语气也严肃了几分,道
“和你说了多少次?工作场合,要称植物。”
(讲,你又不听,听,你又不懂,懂,你又不做,做,你又做错,错,你又不认,认,你又不改,改,你又不服,不服,你又不说,那你叫我怎么办……)
高玉良的心里话,差点让祁同伟笑出声,心里暗自嘀咕
——高植物?
称呼不过是个名头,摸准您的心思把事办对,才是正经的。
可脸上没露半分,只立刻点头,带着点不好意思的尴尬笑道
“是,我记住了,高副书记。下次一定注意。”
看着他嬉皮笑脸的样子,高玉良无奈的摇摇头,指了指桌角的搪瓷道
“坐吧,跑了几天老小区,也累了。说说看,接下来施工期间的安保,你打算怎么安排?”
祁同伟刚坐下,就听清了高玉良没说出口的担忧。
(施工期间最怕出安全事故,万一有人不小心摔着碰着,或者居民再因为噪音闹起来,之前的功夫就白费了。安保得跟上,还得让居民觉得踏实。)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开口就戳中了要害道
“我打算让辖区派出所每天抽两名民警,在施工路段巡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再让队里的人跟社区网格员一起值班,在每个施工点旁边设个临时接待处,居民有问题能第一时间找到人。
另外,我还和施工队约好了,每天收工前把施工区域的废料清干净,避免绊倒老人小孩。”
高玉良听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眼里的赞许又深了几分。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两人之间投下细碎的光影,办公室里的对话还在继续
——一个问得有章法,把顾虑藏在问题里。
一个答得合心意,把解决方案落在实处。
这份旁人看不懂的默契,早就在师生情谊与职场历练里,悄悄扎下了根。
自老旧小区管线改造的事落定后,祁同伟在高玉良心里的分量,悄悄重了不止一星半点。
旁人还没摸清门道,高玉良已明里暗里把不少棘手事交给他
——小到群众纠纷调解,大到跨部门协作,祁同伟总能接住,且办得漂亮。
就这么着,他成了高玉良在吕州最倚重的助手。
这段日子,祁同伟的日子过得像被拧紧的条。
白天扎在刑警队处理案件,晚上赶回家照顾怀孕的妻子,台灯下既要核对卷宗,又要记着给妻子熬滋补的汤。
可再忙,他手里的案子从没出过岔子。
半年下来,吕州市公安局的案件破获率像坐了火箭,不仅把周边市区甩在身后,连汉东省会京州市的公安系统,都被压了风头。
消息一传开,各单位的人都坐不住了。先是邻市公安局派了考察组来“取经”,围着祁同伟问破案诀窍。
后来连省厅都递了话,让他给全省的年轻刑警上上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