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瞬间,祁同伟像被施了定身咒,整个人僵在床沿。
“李国庆”
三个字赫然印在纸上,黑体字在阳光下刺得他瞳孔缩。
他喉结滚了滚,声音颤道
“李、李国庆……”
脑海里瞬间闪过李砚父亲的脸
——上个月和李砚一起去机场迎接的老丈人,那位头微白、说话温和的老警察,砚砚当时给他介绍的,不就是这个名字?
“我天!”
祁同伟猛地坐直,膝盖撞到床板出闷响,就说怎么眼熟,他迅翻出一沓内部的《人民公安报》,仔细寻找。
得,实锤了!
望着手中李国庆的图片,正是他未来的老丈人!
他想起李父总说
“以前跑过些案子”,想起送别时,老人似笑非笑的眼神,再想起自己当时还大咧咧地聊
“自己在岩台破获的案件”,甚至敢跟老前辈“探讨”审讯技巧,老脸“唰”地红透,从耳根一直烧到脖子。
“砚砚,你咋不提前告诉我呢!”
他抓着书往床上一摔,又赶紧捡起来,手指摸索着“李国庆”的名字,心脏砰砰直跳。
年,公安部启动的“专家工程”,想起局里老同事聊起的“刑侦八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可是全国挑出的顶尖专家!
而书中作者简介里,明明白白写着。
李国庆,一级警监,刑事技术高级工程师,“华国当代的福尔摩斯”,破过汉江省“二王”案、千岛湖台胞被杀案、汉北长江大桥公共汽车爆炸案……
每一个案子,都是他在曾奉为经典的教材案例。
祁同伟咽了口唾沫,后背瞬间渗出汗,有些心虚。
原来自己天天挂在嘴边的“刑侦前辈”,就坐在自家饭桌上,自己捧着反复研读的专业书,作者竟是未来老丈人。
他想起当时跟李父谈笑风生的模样,只觉得头皮麻,又忍不住想笑
——这哪是找了个老丈人,这是找了尊“行走的刑侦教科书”啊!
窗外的蝉鸣依旧聒噪,祁同伟却没了半点困意。
他把书小心翼翼地放进书柜最上层,拍了拍封面,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下次再见到李叔,可得好好请教请教,只是不知道,老前辈会不会还记得自己那“班门弄斧”的模样。
好半天,他才按捺住翻涌的心绪,准备上床休息,宿舍门突然被砸得砰砰响。
“咚咚咚!”
急促的叩门声像擂鼓,砸得人心里紧。
“出事了。”
祁同伟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弹起来,军裤上的褶皱都没来得及捋平,伸手就抓过搭在椅背上的警服。
拉开门时,办公室值班的小刘正攥着对讲机,额角渗着汗,见他出来,话都说不利索道
“祁、祁队!紧急情况!赵局在局里等着您,说省厅来的急电!”
“知道了。”
祁同伟的声音没带半分迟疑,手指迅扣上警服纽扣,金属扣环碰撞的脆响里透着干练。
他反手锁上门,钥匙往裤兜一塞,跟着小刘往楼下跑,鞋跟踩在水泥楼梯上,噔噔的脚步声,在寂静的楼道里格外清晰。
市局副局长办公室的门虚掩着,祁同伟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的电话声。
推开门,赵锐副局长正对着话筒点头,见他进来,朝他比了个
“稍等”
的手势,挂了电话便直截了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