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员小刘领命而去。
李怀德重新靠回椅背,目光投向窗外。
厂区里,高炉的烟囱正喷吐着白烟,一片繁忙景象。
后勤工作,如同这庞大的机器,需要各种部件协同运转。
王有福是颗有用的螺丝钉,但何雨柱…他更像一颗藏在机器深处、能在关键时咬合住、带动齿轮运转的、特殊的榫卯。
这样的人,需要观察,需要考验,更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空间和养分。
何雨柱接到小刘传达的任务时,正在指挥小陈清洗新一批收集来的萝卜皮。
听到是李副科长直接点名,而且是技术交流会的茶点,他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其中的分量。
“知道了,谢谢刘干事。请转告李副科长,保证完成任务。”何雨柱平静地回答,脸上没有过多表情,但眼神深处,一丝微澜掠过。
李怀德的暗中观察和这突如其来的任务,像一道微光,穿透了王有福刻意制造的阴霾,让他看到了更远处的一线可能。
他回头看了看那锅正在炉火上咕嘟作响、散着醇厚鲜香的素高汤,又摸了摸口袋里那本记录着各种食材特性和搭配可能的小本子。
灶台是他的战场,手艺是他的武器。
李怀德越过王有福直接下达的茶点任务,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在第一食堂后厨激起圈圈涟漪,也打破了王有福刻意营造的压抑围困。
几样寻常的食材在他手中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李怀德副科长点名要他准备的内部技术交流会茶点。
这既是考验,也是李副科长在规则缝隙里递过来的一根橄榄枝,一个短暂挣脱王有福那套“审批-劣质物资”绞索的机会窗口。
“老王师傅,劳烦您把库房角落那袋红小豆找出来,挑最好的。”
何雨柱的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行动力,“老张师傅,您手稳,芸豆去皮蒸烂的活儿非您莫属。小陈,去领牛奶和白糖,就说…李副科长特批的茶点用料,按接待标准。”
“哎!好嘞!”小陈眼睛一亮,应得格外响亮。
王有福那套卡脖子的规矩,在李副科长的名头面前,暂时失效了。
老王和老张也精神一振,沉闷了多日的后厨仿佛注入一股活水,立刻行动起来。
何雨柱则亲自去领了定额内品质最好的绿豆和少量蜂蜜。
时间紧迫,容不得繁复花样。
何雨柱心中定下基调:经典、清爽、见功底。
他选定了两样——老北京传统的豌豆黄和芸豆卷。
灶火重新旺了起来,目标明确,不再是为了在劣质材料里挣扎求生,而是追求纯粹的风味。
红小豆在清水中翻滚,何雨柱意念微动,舀水时,一丝微不可察、几近于无的玉色水汽融入锅中。
这非为神奇,只为在最细微处激豆子本身的清甜与沙糯。绿豆也如法炮制,蒸腾的热气里,豆香愈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