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食堂那锅没有一滴板油的“香辣素杂碎”,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王有福那张油光满面的胖脸上。
工人们吃得热火朝天、赞不绝口的场景,以及何雨柱沉稳应对的姿态,让他精心设计的刁难彻底落空。
何雨柱不仅化解了他的刁难,更在工人中赢得了更高的赞誉,这让他新官上任急于立威的算盘彻底落空。
回到他那间气派的“总务办公室”,王有福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
他“砰”地一声关上门,抓起桌上的茶杯狠狠灌了一口,滚烫的茶水也浇不灭他心头的邪火。
“好个何雨柱!敬酒不吃吃罚酒!”他咬牙切齿,小眼睛里闪烁着算计的精光,“想靠手艺硬顶?行!我看你能硬顶多久!”
作为食堂主任,他不可能明目张胆地断粮断菜把自己也搭进去,但是他可以在审批、分配、流程这些环节给何雨柱增加难度。
他立刻叫来心腹办事员,低声吩咐了几句。
很快,一份新的、盖着王有福鲜红印章的《第一食堂下周物资采购计划审批单》送到了何雨柱手上。
何雨柱看着手里的单子,眉头微蹙。
单子上批准的东西,乍一看似乎“齐全”:棒子面(玉米面)、高粱米、白菜、土豆、萝卜…但仔细一看,问题大了!
粮食类:
棒子面、高粱米的数量被精准地卡在最低供应标准的边缘,勉强够用,但没有任何余量应对损耗或突情况。
更致命的是,备注栏要求:“需搭配指定比例(o)的陈化粮(需筛检去杂)。”
这意味着何雨柱领到的粮食里,有三分之一是存放过久、品质低劣、需要花费大量人力额外处理的陈粮!
蔬菜类:
白菜、土豆、萝卜的批量化整为零,分成了多批次、小批量供应。
备注写着:“为保障食材新鲜,实行按日配送制。具体配送品种、数量及时间,由总务办公室根据当日库存统筹安排通知。”
这等于剥夺了第一食堂对蔬菜使用的计划性,每天能拿到什么菜、拿到多少、什么时候拿到,全看王有福的心情和他“统筹”的结果。
而且,“统筹安排”意味着好菜、足量的菜,很可能会被“优先”配给其他食堂。
油脂类:
猪板油配额被象征性地批了五斤。备注写着:“厉行节约,优先保障特殊餐食(小灶)。
大锅菜需深挖潜力,创新无油低油烹饪技法。”
这五斤油,只够偶尔给小灶点点睛,对于几千人的大锅菜,杯水车薪,王有福就是要逼何雨柱在“无油”状态下长期作战!
调味品类:
酱油、盐、醋等基础调料的供应量被严格限制在最低水平。
这份审批单,堪称“规则内刁难”的教科书。
“王主任说了,何师傅您手艺高,没油也能让工人兄弟吃好,这是对您能力的信任和考验!”送单子的办事员皮笑肉不笑地传达着王有福的“旨意”。
王有福没有违反任何明面上的规定,批的物资“种类齐全”、“数量达标”,但通过附加的苛刻条件(搭配陈粮、按日配送、限制调味品品质、象征性供油),将第一食堂推入了操作难度倍增、品质必然下降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