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型四级精神力者在基地内的待遇也非常好。
但一方面四级精神力者相对来说没那麽稀缺,更重要的是,定居型四级精神力者管着实际事务,平常也会给人安排工作丶检查成果,以及训斥工作没做好的人,就显得比较接地气,让人不太想宠爱。
基地型五级精神力者只在时空漏洞出现时才存在感十足,平常只静静地观察基地丶将基地的所有角落都烂熟于心,比较像吉祥物,感觉更适合投喂。
与定居型相对的是流动型四级精神力者,这在每个基地任意时间大约也都能找出五至十人。
流动型四级精神力者并非旅者,他们主要依然是在基地内生活,并不长时间待在野外。
但他们没有固定住处,而是频繁地在不同基地间流动,承担了不少基地间实物交换的工作。
有的流动型四级精神力者曾经也是定居型,只是他们曾经定居的那个被他们视为家的基地已经毁灭。
他们自己当时因为短暂外出或精神力刚好被那时空漏洞推拒等原因而侥幸存活。
再之後,其他基地的环境说起来与他们曾经的那个基地也差不太多,都是围绕着“能应对高等级时空漏洞”和“让人们生活得尽可能舒适”这两个原则优化出来的标准样式,但他们就是无法再长期地停留在任何一个基地了。
家没了就是没了。
其他地方再像那个家,也不是家。
不是,就不可能是。
有的四级精神力者选择成为流动型则没有沉重的原因,只是单纯的个人爱好。
他们不喜欢长时间待在同一个地方,嫌那太单调枯燥。
就算基地与基地大同小异,但总归是有小异嘛,多少能看点新鲜。
比起这些从定居型转变成的流动型来,主动成为流动型的这些人心中也有一个具有特殊意义丶可称为家的基地。
就是他们出生并接受了基础教育的那一个。
成年後,他们长时间地告别了那个家,每次挑选下一个落脚的基地也是看心情丶看远近丶看哪儿有热闹,不会特意往家的方向走。
但偶尔正好路过家时,他们总会回去看看,一次待的时间也会比在其他基地里更长些。
如果听闻家毁灭了,也总会比听闻其他基地毁灭时更多几分惆怅。
很多高等级精神力者有能力到处走但选择定居在一个基地,就是因为留恋家的感觉。
他们说:
“人呐,还是有个相对稳定的家比较好。”
“不然在这朝不保夕的世界里,心里就更没着落了。”
无论是定居型还是流动型,四级精神力者肯定都接受过专业且严格的应对时空漏洞的训练,不会是只知道基础教材里的那点相关知识。
这两种四级精神力者加起来,任意一个基地应该随时都能比较容易地找到至少十人。
偶尔发生点特殊事件,或者有重要交流活动,同时有上百个四级精神力者出现在同一个基地中也是有可能的。
当四级时空漏洞出现在基地内时,十个以上的四级精神力者足以将基地型五级精神力者的指示落到实处。
当然,实际行动中,基地型五级精神力者的直接辅助者肯定是定居型四级精神力者,流动型四级精神力者则是辅助定居型四级精神力者。
这个传递链条不能乱。
说到这里,虽然不是本篇的重点,但也顺便说一说三级精神力者吧。
在基地应对时空漏洞时,他们的作用也非常关键。
在硬性规定中,没有要求所有三级精神力者都必须接受除基础教育之外的时空漏洞应对专业训练。
只有当三级精神力者想要从事相关工作时,为了完成入职前的培训丶拿到从业资格证,才需要专门进行这方面的学习。
每个基地要求了具备应对时空漏洞专业技能的工作岗位挺多,且这些岗位往往还同时对精神力等级有所要求。
至少存在优先录取三级精神力者的倾向。
所以,当基地内出现时空漏洞时,基地正常能以很快的速度从那些专业岗位上调出百人以上的三级精神力者,组成专业战斗团队。
这个三级团队会暂时直接听令于那不低于十人的四级精神力者,将四级精神力者的指示传导向更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