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古代养珠日常全文免费阅读 > 第66章(第2页)

第66章(第2页)

沈元惜在京外就已和谢惜朝分开,两人一人忙着回京,另一个人则改道去了淮安。

听闻淮安大旱,禾苗都旱死在地里,谢惜朝才回来,就得了急诏去了解灾情。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想来是东宫那边捡剩下的。

马车很快入了京,元宅几个丫头早早得了消息,在京郊迎着。

沈元惜久未见家人,想念得紧,便下了马车与她们一道步行去京郊庄子上看看,毕竟那庄子上地窖里藏着的金锭,她还惦念着。

一进庄子,沈元惜就屏退左右,只带着元宵元宝两人,直奔重点。

自家姑娘在吐谷浑坑蒙拐骗得了一笔巨款这事,一起出门元宝又在龟兹提前返程的是知道的,但留下守家的元宵不晓得。

她好奇心不重,接手那几十车被用麻袋装着的东西时,只当是寻常货物。

毕竟谁把值钱的东西装在麻袋里运啊?

此刻跟着沈元惜下来,见她用小刀划开一个袋子,露出来的皆是金灿灿的金锭子,元宵不由得愣住了神。

她们家姑娘直接用麻袋装钱!

沈元惜捡起一块巴掌大的放在手中掂了掂,又从元宝手中抽过钳子,将金锭钳成了一个个豌豆大小的碎块。

随手将金豆子扔给俩丫头,沈元惜看着这堆得满满当当的地窖,面上掩饰不住笑意。

这些只是她留下来“中饱私囊”的,真正大批的已经分别运送到了各处钱庄。

沈氏钱庄此时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本,稳固的地位再无人能撼动。

至于那些往西域走了一圈,又被“毫发无损”运回来的货物,沈元惜也不急着卖了,囤在手里,只会越来越值钱。

缺了瑞兽口衔珠的那顶冠冕,则雕了颗玉珠放在上面,被放在了芙蓉街做镇店之宝。

不是没人想买下来,只是都被傅芸一口回绝了。

在京城众人眼里,沈元惜被赐婚给太子,旁人只当那是她留给自己的嫁妆,顶冠的名头越来越大,宫里的娘娘却也不敢公然要求她“进献”了。

沈元惜乐得没人敢招惹自己,头一回觉得准太子妃这个头衔如此实用,连带着对谢琅也没那么弃如洪水猛兽了。

出了别庄,马车慢悠悠的晃着来到芙蓉街,悦己阁提前知道她要来,早早的闭门谢客,留下了足够的空间用以开小会。

沈元惜只简单的和傅芸打了个招呼,没有要训话的意思。

几人巡视般将整条芙蓉街逛了个遍,胭脂水粉成衣,其中近半的店铺背后的大东家是同一个的。

腰缠万贯的沈元惜不破规矩,即便在自家铺子拿东西,也照旧付钱,免得账单出了乱子。

不过是右口袋的钱转头进了左口袋,在铺子的钱箱里寄存两日而已。

扫荡似的将整条街的宣称能令人肌肤回春白净的各种玉颜霜都买了个遍,沈元惜犹嫌不够,又到京城最大的酒楼订了一盅燕窝炖桃胶。

别管是不是智商税,心里的安慰到位了,气色才会跟着好回来。

秉承着这个想法,沈元惜决心大吃大喝一阵。

毕竟这具身体瘦得跟竹竿似的,好像一阵冷风就能给吹病了,实在太影响赚钱了。

心里这么想着,行动力强得一骑绝尘的沈元惜忙里偷闲,开始醉心食谱,一有闲暇就待在厨房研究吃食。

如此无波无澜过了半月有余,一切都逐渐回到正规,沈元惜偷得浮生半日闲,赶着天气晴好,给手底下所有人放了假,带着几个小丫头上香山采青,为首饰铺子的新品设计找找灵感。

从西域回来后,沈元惜难得有这么悠闲的时候。

这时候山下的春花早已败得七七八八,山上却还是群芳竞艳。

沈元惜带着元宵元宝,沿着一条曲折小径走进幽林深处。

走着走着,竟迷了路,三个人无一人能辩清东南西北。

沈元惜颇为无语,好在香山自古是京畿重地,时下正值端午,常有权宦贵眷游玩至此,从未出过暴徒作乱之事,安全得很。

三个人漫无目的的闲逛着,沈元惜突然听到有模糊的人声,循声过去,果然在幽林中瞧见一高一矮两个人影。

刚想上前问个路,沈元惜突然看清了其中一人的面容。

有点眼熟,但想不起来是谁了。

她顿住脚步,示意身后两个小丫头噤声,借着密林掩护,有一搭没一搭的偷听着。

“敏郎,你什么时候才能来提亲,我不想再这样偷偷摸摸的了。”有些面熟的姑娘开口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